大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辽东大地上发生了一件影响中国的大事,这一年努尔哈赤的第一个都城费阿拉诞生了一个男婴,他便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皇太极后来建立大清,成为享誉世界的历史巨人。

关于皇太极其人,在《清太宗实录》里有个极高的评价,说他是天生圣人,诚信宽和,宏谋远略,用兵如神。这个评价虽然有后人的过誉成分,但基本上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很多清代史料中都说皇太极之所以能当上皇帝,主要是因为他的名字起的好。有人说,努尔哈赤给皇太极取名时,就含有将来皇太极能够接班当皇帝的意思。因为皇太极的音义同中原王朝的“皇太子”,以及蒙古储君“黄台吉”都十分相似。

那么,皇太极能最终做上皇帝是否真的和他的名字有关呢?在《清太宗实录》里就否定了这个说法,因为取名的当时,努尔哈赤不过是个部落首领,连他自己还没有称帝之心,既然没有称帝之心也就谈不上建储之议。再者,努尔哈赤当时也不知道汉人、蒙古储君的称谓。

不管努尔哈赤取名皇太极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最终都成了一个巧合。在谁也不知晓的情况下,皇太极和“皇太子”、“黄台吉”音义相符,这全是天意。《清史稿》中也同意这是天意的说法,文曰:“天命十一年九月即位于沈阳。诏以明年为天聪元年。初,太祖命上名,臆制之,后知汉称储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黄台吉’,音并暗合。及即位,咸以为有天意焉。”

这话意思是说,努尔哈赤当初给皇太极命名时,是“臆制之”,本是随意所为,不是刻意造作。后来才知道汉人称储君为“皇太子”,蒙古称储君为“黄台吉”,声音和意义完全是暗自巧合。等到皇太极即位,都一致认为这是天意。

其实,皇太极的出身确实不一般。他的父汗努尔哈赤当时已经三十四岁,共有七个儿子。分别是褚英、代善、阿拜、汤古代、莽古尔泰、塔拜和阿巴泰。努尔哈赤既是大明建州左卫的都督佥事,又是费阿拉政权的汗王。因此可以说皇太极的父族十分显赫。

再者,皇太极的母亲也是出身贵族。其母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姐姐。生于明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之女,其兄纳林布禄。

当初努尔哈赤到叶赫部联络,杨吉努见他气宇轩昂,认为是非常之人,必有前途。于是他便和努尔哈赤说:“我有一个年幼的女儿,等她长大了就许配给你,你看如何?”努尔哈赤答曰:“你想和我们建州女真结成同盟,可以把大女人现在嫁给我,何必等小女儿长大呢!”杨吉努又说:“不是舍不得大女儿,实在是小女儿仪容端庄,举止不凡,所以才将小女儿嫁给你。”努尔哈赤一听在理就答应下来,等到迎娶小女儿。

努尔哈赤三十岁那年,十四岁的孟古姐姐嫁到了建州女真。孟古姐姐婚后深得努尔哈赤的宠爱,她本人也庄敬聪慧,端庄淑贤。婚后四年,即万历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生下皇太极。可遗憾的是,孟古姐姐只和努尔哈赤生活了短短的十五年便去世了。努尔哈赤为此一个多月戒酒戒肉,用以祭奠孟古姐姐。

皇太极建立大清后,于天聪十年尊其生母为孝慈皇后。经过后世加谥,最后的谥号是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是为孝慈高皇后。

总之,皇太极不但名字起的好,而且父母双方都是贵族之家,其出身自然是非凡。一个人的成功得具备四个因素,既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这些条件皇太极都兼而有之,这也是他能登上帝位,建立大清的关键所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