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定海古城中大街。

一直熟知浙江舟山羣島定海古城的東大街、中大街、西大街這幾條東西相連的古街,卻很少有時間去。前幾日得空,順便拐進中大街,去看看這座海上古城保存最完好的老街。這是一條從明清時期就開始繁榮的商業街,也是一條記載着舟山海島榮辱興衰發展歷史的老街。

上學時,每逢暑假,我都會在中大街住一段時間。夏日的傍晚,常見人們坐在自家屋檐下的藤椅上,或搖着蒲扇,或織着毛衣,或擇着蔬菜,小城古街拂過的每一縷微風,都飄逸着愜意的生活氣息。

位於西大街89號的定海總兵藍理府,是這條古街上保存得較爲完好的一座清代建築。藍理(1649年-1719年)是舟山遭清朝海禁展復後的首位要塞總兵,曾經受命參加過清軍平治“三藩之亂”,並在征戰臺灣澎湖海戰中,中炮破腹流出腸子,康熙皇帝稱其爲“破肚將軍”,並親題“所向無敵”“忠勇簡易”匾額予以表彰。古城居民尊稱藍理故居爲“藍家大屋”,該古宅東至定海總府路,西至陶家弄口,建有前屋、正屋、後屋三進大屋,配有左右廂房。

舟山在明、清兩朝遭兩次海禁,前後近三百年,是人類海洋史上極爲罕見的事件。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斂足跡”,下令“禁瀕海民衆私通海外諸國”,更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五月,“以昌國瀕海民嘗從倭爲寇故”,“廢寧波府昌國縣(今舟山本島)徙其民爲寧波衛卒”。《定海縣誌》載:“遣徙昌國46島居民1.3萬餘戶、3.4萬餘人往浙東、西各州縣和安徽鳳陽縣,留富都鄉(今舟山本島)547戶、8805人。”

後在清朝順治十四年(1657年)正月,寧海大將軍伊爾德以舟山“不可守”爲由,再次上奏朝廷實行海禁,強令徙民,查村搜岙,見人就驅,將各島居民盡遷內地。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繼續抗清。爲孤立鄭成功,清政府頒“遷海令”,《定海縣誌·人口姓氏》載,舟山島被遣1118戶、5220人。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頒“展海令”,召民回鄉開墾,才陸續有人返回或來舟山定居生息,遂任命藍理爲展復後的首任舟山總兵。

參加工作後,我離開定海古城外出謀生多年,而記憶中的那條老街,總是影影綽綽,帶給我無窮的暢想和回味。爲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從2002年開始,由舟山市政府出資,對原先老舊的中大街和西大街進行了保護性修葺,按照原先的建築佈局和風格,更換了被歲月蛀蝕的臺柱和柵欄,並統一按照舊貌進行恢復性維修,刷上了防腐朱漆,同時根據史書記載,恢復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被損毀的中大街牌坊,使定海古街既保持了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又融入了現代文明的氣息。

眼前的這條中大街,經過修葺後依然保持着木結構樓房的古樸風貌,大街上每一幢房子的建築結構,都沒有改變原本的模樣,各家各戶,商鋪茶肆,更加古色古香,整潔有序,成爲了舟山羣島古城文化的一塊新招牌。和一些著名古鎮的街巷相似,這條全長不過800米的古街,街道兩側有老字號糕餅店、城市書吧、書畫裝裱、古玩市場、咖啡茶室和具有海島特色的手工小飾品,吸引着一撥撥遊客的目光。白天,絡繹不絕的人們在這裏遊玩購物;晚上,人們聚集於此,閒坐暢談,尋求一抹慢生活的韻味。逛老街成爲了現代人的一種新時尚,那種淡淡的優雅和捨棄不下的懷舊情結,使這條略帶滄桑的石板路老街,沉浸在無法言說的浪漫之中。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欲語人已醉。這大概就是這條百年古街的愜意寫照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