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到後來,董卓舊部率軍進京,呂布不敵便逃出了京城,先後投奔過袁術、劉備等人,最後在陳宮的幫助下佔據了徐州。呂布上當後,便也開始打出“討賊”的口號,在董卓乘車前往皇宮的路上將其斬首。

東漢末年,羣雄割據,爲擴大自己的領土而發動了一場場戰爭,致使國力衰退,民不聊生。當然了,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也誕生出了不少的英雄豪傑,比如我們熟悉的劉關張三兄弟,還有趙雲、曹操、諸葛亮、孫權、呂布、張遼等等。而在當時的所有武將中,能堪稱“第一猛將”的,則非呂布莫屬。

呂布膂力過人,號稱“飛將”,還因其外表華美,並有坐騎赤兔馬,因而被世人成爲“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曹操甚至還評價他說:“呂布非一人可勝”,由此可見呂布之英勇!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東漢末年時期的名將。呂布原本是丁原的部下,在漢靈帝駕崩之後,丁原便接到大將軍何進“入京除賊”的命令,這裏的賊便指的是禍亂東漢朝廷的“十常侍”,一個宦官集團。

丁原接到命令後,便開始率領大軍趕到洛陽,祕密誅殺宦官,不過很不幸的是,因事情敗露,導致大將軍何進被宦官所殺。隨後不久,董卓也率軍入京了。

在宦官集團被誅滅乾淨之後,董卓提議將少帝廢除,選立劉協爲帝,但遭到了丁原的反對,隨後兩人在廢帝的問題上意見不合而產生了矛盾。但由於此時丁原的部隊中有呂布坐鎮,因此董卓也不敢輕易和他撕破臉。


爲了除掉丁原這個心腹大患,董卓便開始策反呂布將其殺害。呂布果然中計,隨即便將丁原刺殺,將其首級獻給了董卓。於是董卓冊封他爲騎都尉,並將他收爲義子,不久後又擢升爲中郎將,封都亭侯。

董卓權傾朝野,惹來了天下衆多英雄豪傑的不滿,他們紛紛打出“爲國除賊”的口號,起兵征討董卓。在小說《三國演義》裏,甚至還有十八路諸侯聚義討賊的橋段。但是這所謂的“討賊”,不過是爲爭奪利益而打的幌子而已。


董卓深知這些所謂的“剿賊大軍”根本不足爲慮,因爲他們其中不論是哪一家,都不會心甘情願獨自出兵的。但是外敵不足慮,“內敵”就很難防了。後來的故事我們也都很清楚了,王司徒(王允)巧用反間計,挑撥董卓與呂布的關係。呂布上當後,便也開始打出“討賊”的口號,在董卓乘車前往皇宮的路上將其斬首。

呂布的一再反水,讓世人對他的評價並不高,比如在小說中張飛就曾說他是“三姓家奴”、“賊呂布”。由此可見呂布是一個反覆無常,且無大智慧之人。


等到後來,董卓舊部率軍進京,呂布不敵便逃出了京城,先後投奔過袁術、劉備等人,最後在陳宮的幫助下佔據了徐州。

建安三年,曹操親率大軍討伐徐州,呂布部下魏續、宋憲等人在將陳宮生擒歸降曹操後,呂布見大勢已去,隨即便出城投降。曹操雖然深知呂布是一員虎將,但是也知道他的反覆無常勢必會害了自己,於是便下令將其斬首。一代名將,就此走完了他的一生!


2007年的時候,在河北焦作市修武縣郇封鎮小蘭封村西北角田野裏,矗立着一座規模一般的墳冢,其南北長約18米,東西寬約6米,墳冢上雜草叢生,冢頂還長着幾棵野胡桃樹,周邊垃圾遍地,看上去顯得十分荒涼,殘破不堪。當地人也不知道這到底是誰的墓,只知道叫“冢”。後來在經過一番探尋後才知道,這是

後來,當地文物局在得到批准之後,便立即成立考古隊,對呂布冢進行了考古新發掘。在隨後的一番發掘活動中,可以說,大大顛覆了我們對呂布的認知。


首先來說,呂布雖然姓“呂”,但其很可能不是漢人,而應該是草原上的一個少數民族。我們從相關史料中的記載可以得知,

此外,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呂布所使用的兵器是方天畫戟,但在出土的呂布墓中,卻只有一杆長矛。原本我們都以爲呂布所使用的是方天畫戟,但實際上他使用的是長矛。因此一些專家還表示我們被騙了上千年。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資治通鑑》;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