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中島G5N深山重型轟炸機 與美國B-24解放者對比圖。深山轟炸機雖然是日本海軍下令研製第一架四發遠距離航程重型轟炸機,但其三個起落架、大型翼內防彈燃料箱、更多自衛火力和載彈量2000至4000千克炸彈都算是比一式陸上攻擊機更好。

G5N轟炸機(英文:G5N Bomber ,代號:Shinzan ,譯文:深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中島重工根據美國DC-4民航客機研發的四發動機重型轟炸機。外觀和氣動佈局類似於美國B-24“解放者”,但尺寸則要大得多,起飛重量也比“解放者”略大一些。在性能方面,兩者載彈量、航程基本相當,但“深山”在升限和最大時速上不如“解放者”,在產量上更是望塵莫及。

日本中島G5N深山重型轟炸機

研製背景

G5N轟炸機是1939年試飛的四發重型轟炸機,1941年-1942年在中島Koizumi工廠製造6架,4架C5N1、2架G5N2。但航程與速度性能沒有達到海軍要求,海軍要求G5N在帶2000千克炸彈時航程達到7000公里,最大速度達到500公里/小時,最大載彈量爲4000千克,而G5N試飛後達不到海軍的要求,不爲海軍所接受,所以只產了6架,其中4架後來進行改裝,用於運輸物資,實際是當運輸機使用。

日本中島G5N深山重型轟炸機

飛機性能G5N1

該機機長:31.02米,翼展:42.14米,機高:6.13米,空重:20100千克,發動機是用的中島公司自產的NK7A護11型14氣缸星型風冷式引擎(大概有1870匹馬力),最大起飛重量:32150千克,最大飛行速度:420千米每小時,最大航程:4,260千米。武器裝備上有2挺20毫米口徑九九式機炮和4挺7.7毫米口徑九二式防衛機槍,還可以裝載2000至4000千克炸彈或兩枚九一式魚雷。

日本中島G5N深山重型轟炸機

G5N2

該機翼 面 積:201.80平方米,自 重:20100kg,最大重量:32000kg,上升限度:9050m,發 動 機是也用的中島公司自產的 [ 護 ] 11型複列星型氣冷14缸發動機,標稱1750馬力。最大航速:420km/h(高度4100m),續航距離:5660~7760km。武器裝備上還是用的2挺20毫米口徑九九式機炮和4挺7.7毫米口徑九二式防衛機槍,還可以裝載4000千克炸彈。

日本中島G5N深山重型轟炸機 與美國B-24解放者對比圖

失敗原因

早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就開始計劃研製重型轟炸機。但海軍軍官們的思路是非常新奇的:他們一開始並不打算將重型轟炸機用於戰略轟炸,而是想當作對美軍艦隊進行超遠程攻擊的一種手段。可是,日本在戰前並沒有大型軍用飛機的足夠研製經驗,於是日本人想了一個捷徑:抄美國的大型客機。1937年,日本通過民間航空公司的名義,向美國引進了DC-4E型四發大型客機,隨後將其移交給中島飛機公司,進行技術消化。然而因爲是民航改造的,所以海軍飛行員在後續試飛中很快發現了。因爲深山的全機質量過大,超過了原定指標的2倍以上,操控會十分困難,如果要用這種飛機去對敵艦進行轟炸或者魚雷攻擊,生存幾率極低。同時,深山還存在着發動機震動過大、飛行速度過低等一系列問題。對深山失望透頂的海軍高層只得停止了它的後續生產工作,發配到後方承擔二線的航空運輸任務去了。

日本中島G8N連山重型轟炸機

參考總結

深山轟炸機雖然是日本海軍下令研製第一架四發遠距離航程重型轟炸機,但其三個起落架、大型翼內防彈燃料箱、更多自衛火力和載彈量2000至4000千克炸彈都算是比一式陸上攻擊機更好。可是機身和機翼重,加上護引擎連串振動,還有是內部結構複雜導至維修機器人員難以適應如何維修,這是令到日本海軍下令松村健一技師研製連山轟炸機主要原因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