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未想過努力要獲得過什麼,因爲我的一切冒險,都不是主動選擇,而是被命運推動”
那一年梵高27歲,他第一次拿起了畫筆,開始選擇另一種命運。
在此之前,梵高做過商店店員,做過教師,做過傳教士,他和那一代的青年一樣,努力扮演着一個好青年的角色,他會對自己的安分感到滿意,他會成爲父母的驕傲。
照着這樣的努力勁頭,他會保持一份好的工作,在城郊修一棟小洋房,娶一個美麗卻又平凡的妻子,他和他的妻子會先生下一個女兒,再生下兒子,享受着滿足而又平凡的生活。
這是缺乏想象力的夢,當走入現實,梵高是個可靠的僱員,但同樣也是個性格怪異的人,而在那個時代,貧窮的人是不配擁有怪異的性格的。
那一年,因爲工作太過於“熱情”,梵高被教會給踢了出去,前半生的壓抑終於爆發了出來,他需要宣泄,需要表達。
而這個時候,他表姐夫安東尼·莫夫告訴他:拿起畫筆吧!這是最好的宣泄方式。
猶如上帝之手在梵高的後背上輕輕一推,命運就此在他的畫筆上徹底展開。
27歲梵高開始學習畫畫,33歲他考入了美術學院正式學習,但他怪異的性格使他對藝術的看法和老師截然不同,於是很成功的,他站在了美術學院老師們的對立面。
梵高性格上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我行我素,絲毫不顧及遠大前程。
於是他退了學,選擇去巴黎自行學習和創作,在這裏梵高遇到了一些真正懂他的人,包括後來著名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黎和高更。
當然,在巴黎梵高還接觸到了對他此後繪畫生涯影響很大的日本浮世繪畫風,這讓梵高開始大量嘗試用各種畫法和色彩進行搭配。
把巴黎的日子是艱難的,梵高在十年的時間裏,幾乎都過着喫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但他依舊沒有放棄繪畫。
在短短十年的時間裏,梵高完成了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哪怕是世界上最長壽的高產畫家也難以望其項背。
但是,和一些出名的大畫家不一樣,梵高在世的時候從來沒有享受到任何的歡呼和屬於他的榮耀,他的畫作大部分時間被人所厭棄,梵高遭受過無數令人絕望的質疑和貶低。
而越是這樣,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和怪異,甚至連的他知心好友高更最終都離他而去,在和高更吵架之後,梵高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這種行爲讓衆人覺得梵高已經癲狂,但我們仔細品味這樣的行爲,似乎有着割袍斷義之味。
到梵高的最後,只有一個人在支持他,那就是他的弟弟。
他弟弟一直都認可着哥哥的畫作,並且相信梵高會成爲了流芳百世的畫家,但梵高已經沒有耐心等待着看這一切真實的發生。
梵高畫出瞭如此多的畫作,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的一生只賣出過一幅畫。
這幅畫叫做《紅色葡萄園》。
出售的價格爲400法郎,這個價格對於一個畫家而言,算不上是一個體面的價錢。
不止出售的價格不高,並且能夠賣出去也是他弟弟在暗中幫了許多忙。
賣出了第一幅畫,並沒有讓梵高受到了世俗的鼓勵,反而讓梵高心灰意冷。
他在寫給他弟弟的信件中這樣說到:
我在多數人眼中究竟是什麼?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一個行爲古怪的人,一個令人生厭的人,一個現在沒有地位將來也不會有的人,一個萬千俗人中最俗的一個人人,就算這樣認爲的人沒錯,但有朝一日我要通過我的作品讓他們瞧瞧,我這個微不足道的無名小卒的心聲。
梵高不再關心他是否能夠看到這一切,他相信哪怕他看不到這一切發生,但這一切覺得會發生。
正如多年前的那個午後,他拿着自己的畫作對着他弟弟激動不已的喊道: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可以在巴黎最大的咖啡館舉辦一場畫展。
或許,這樣的場景已經在梵高的夢裏上演了成千上萬次。
至於到最後的最後,他癲癇發作扣下扳機的那一刻,他無所謂是否真實的看見,他只是想着,讓這個時代的人的去他的,下一個時代總會有人懂我的,我纔不在乎看不看得到。
梵高生前沒有享受過快樂,也沒有體會過成功,但這些對於梵高而言都不重要,在37歲舉槍的那一刻,他選擇了讓作品代替他享受這一切。
當然,在那個時代的確沒有人喜歡梵高的畫,但進入20世紀後,人們思想的解放,開始熱衷於接受新的事物,梵高超前的藝術作品這個時候才適應了人們的審美。
最先追捧梵高作品的是日本人,因爲梵高的畫中帶着大量浮世繪的元素,這讓梵高的畫作在拍賣中屢創新高。
所以我們得以看到了這些數字。
梵高的《花瓶與15朵向日葵》拍出了3970萬美元,梵高特別喜歡畫向日葵,其中一部分是爲了送給高更而創作的。
梵高的《耳朵纏着繃帶的肖像》拍出了7150萬美元,梵高酷愛畫肖像,一生創作了35幅自畫像。
梵高的《加歇醫生》拍出了驚人的825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5.4億。
當然,更不用提更爲出名的《露天咖啡座》。
《星月夜》
《播種者》
著名的作家蔣勳曾評價梵高的作品:
“我們可能會在一幅《向日葵》前掩面而泣。”
“我們可能會在一幅《自畫像》前驚叫而起。”
“我們可能會在一幅《星月夜》前熱淚盈眶。”
“這就是梵高,沒有某一種瘋狂,看不見美!”
是的,對於喜歡藝術的人而言,梵高是不可逾越的一座山峯,你沒有細細品味過梵高的畫作,你不能說你真的喜歡藝術和懂藝術。
不過梵高的繪畫作品如今散佈在世界各地的藝術館、博物館,想要去看要去觀賞梵高的這些藝術作品,就算錢包受得了,還要腿腳受得了。
並且還有一些有錢也看不到,因爲在一些私人收藏家手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