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手機發展十分迅速不僅在國內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而且遠銷海外。尤其是小米、OV和華爲在印度市場闖出了一片天地,成爲印度居民最信任的幾大品牌,雖然國產手機的銷量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國內手機廠商仍然沒有掌握生產手機的核心技術,國外廠商一旦斷供,將會直接影響到這些國產品牌的生存,因此國內手機廠商迫切需要掌握手機制造的核心技術。

海思半導體是華爲旗下最重要的公司業務,因爲它承擔了幾乎所有華爲產品的芯片供應。根據資料顯示,海思半導體的前身正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爲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在今年備受矚目的"華爲備胎"事件中,海思芯片是不可或缺的主角。

外國芯片之所以能夠在國內橫行,得益於它們在研發的投入都比國內要早,技術更加成熟。相比如高通,可以說在手機芯片領域長期霸佔主流,不論經驗還是芯片性能都是業界數一數二。除此之外,芯片的研發難度不小投入巨大。手機芯片是有時效性的消費品,往往需要提前多年開始佈局設計,對手機廠家的資金和技術要求都非常高,並不能夠在短時間研製出來。相比之下,通過直接採購則更加經濟實惠。

據瞭解,2019年電子展期間,海思發佈了第一款針對公開市場的4G通信芯片,但比較令人感到可惜的是該芯片並不是應在在智能手機身上。就目前來說,海思能夠向外界供應的芯片主要集中在安全監控、感知計算、機頂盒與電視等產品領域,專爲消費者和聯網汽車等市場。

對此,網友在瞭解真相之後表示有點欲哭無淚,不過回頭想想也是理所應當。就目前來說,海思麒麟芯片能夠向其他手機廠商公開提供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芯片產能受限。以麒麟990 5G芯片爲例,單就華爲和榮耀自己都產能供應有限,Mate 30系列不得不延遲上市,再想給其他廠商更是天方夜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