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次執行排爆任務,保國都是第一個穿上排爆服擔當主排手,把安全讓給戰友、把危險留給自己。報告會上,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排爆中隊負責人張保國、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劉宜武、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排爆中隊民警陳龍、張保國同志的愛人李靜、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李平作了精彩的報告。

警事網山東4月26日訊

(供稿:山東省公安廳宣傳處)4月26日,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模、齊魯時代楷模張保國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濟南舉行。

報告會上,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排爆中隊負責人張保國、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劉宜武、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排爆中隊民警陳龍、張保國同志的愛人李靜、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李平作了精彩的報告。

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一張張生動的畫面,深深感染着臺下觀衆,現場不時爆發出熱烈掌聲。

張保國——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排爆中隊負責人。他二十年如一日,堅持戰鬥在排爆安檢最前沿,帶着七級傷殘向“死神”挑戰,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着社會的平安,用忠誠與擔當生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高尚的價值觀、淡泊的物質觀、灑脫的生死觀,彰顯了人民警察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的崇高精神,呈現出撼動人心的信仰力量。

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支隊長劉宜武

他是第一“排爆手”

排爆工作是與死神共舞,生死就在一瞬間。“張保國同志是我們特警支隊排爆中隊負責人,也是第一排爆手。哪裏最需要,張保國就出現在哪裏;哪裏最危險,他就戰鬥在哪裏。”

劉宜武說,保國先後出色圓滿完成奧運火炬傳遞、第11屆全運會、第16屆亞運會、上合組織青島峯會等重大活動安檢排爆任務1200多次。先後鑑別、排除和銷燬各類炮彈、炸彈4000多枚,銷燬廢舊雷管30多萬枚、導火索、導爆索50多萬米。在一次次生與死、血與火的考驗面前,他捨生忘死、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警察的錚錚誓言!

“每次執行排爆任務,保國都是第一個穿上排爆服擔當主排手,把安全讓給戰友、把危險留給自己。一次次汗透全身,一次次化險爲夷。”

劉宜武說,當年在部隊,保國就是彈藥領域的“尖兵”,他的研究成果獲得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轉業後,保國遇到了很多從未見過的新情況、新問題,他堅持學習,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從優秀軍人到優秀人民警察的成功轉身。他還優化改進了排爆機械手,指導研發了車底安檢系統,參與編寫了全省防爆安檢教材。由他參與處置的“10•02”爆炸案等多起案例,成爲全國排爆典型案例,撰寫的論文在全國安檢排爆研討會上獲一等獎,逐步成長爲全國公安排爆戰線上的領軍尖兵,是中國防爆安檢專家委員會14名專家委員之一。

一次次視死如歸,一次次化險爲夷,保國以他英勇無畏、無私奉獻的英雄精神和勇於擔當、不輟進取的過硬作風,深深影響和感召着身邊的戰友們。

“我們要以保國同志爲榜樣,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衝鋒在前,首戰用我,用我必勝,切實肩負起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保駕護航的神聖使命,永遠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與重託。”

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排爆中隊民警陳龍

師傅把我們從新兵帶成排爆骨幹

張保國是我同甘苦、共生死的戰友,也是把我從排爆安檢戰線上的一名新兵,帶成業務骨幹的師傅。

記得剛加入排爆隊那會兒,師傅嚴肅地問了我們一連串的問題:“排爆不是簡單的摧毀,作爲一個專業排爆手,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很多很多,你們真的要幹嗎?排爆不是萬無一失的,受傷犧牲都有可能發生,你們真的要幹嗎?一旦發生爆炸,排爆服對人體的保護是有限的,你們知道那將意味着什麼,你們真的要幹嗎?”看着我們的表情一個個凝重起來,師傅接着說:“我會傾我所學,把你們帶成真正的排爆手,我會像保護自己生命那樣保護你們,有危險我第一個上!”師傅的一番話,既充滿力量,又飽含溫度,剎那間,在我們心裏變得高大起來。

在師傅的辦公桌上,總是放着厚厚的一摞業務資料和雜誌,只要一有空,他就鑽研業務知識、拓展業務技能,這些年,足足記了20多本學習筆記。爲了掌握最新的電子引爆原理,師傅經常利用週末的時間,到濟南的幾家電子科技市場,買各種最新的電子元器件,拿回來研究。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新裝置,剛跟師傅一提,他立刻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了這種裝置的原理特性,把我們幾個年輕人聽得是目瞪口呆。每當國際國內發生重大爆炸案件時,他都會第一時間收集文字、圖片和視頻資料,叫上我們一起分析用藥成分、裝置特點和作案手法。在師傅的影響下,我們排爆中隊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我們這些半路出家、從零開始的年輕排爆手受益匪淺。

師傅像一座山,是我們戰勝危險的依靠;師傅像一座橋,是我們走向成功的階梯。2016年2月26日,一家超市發現疑似爆炸物。到了手工拆解階段,師傅綜合分析,認爲危險性較小,想鍛鍊鍛鍊我們,我搶着說:我黨齡長,我是你大徒弟,我先上吧!師傅考慮了一會兒,對我叮囑道“這個爆炸物不是定時的,可以慢點兒,想清楚了再幹,實在不行就回來”。這是我第一次拆解真傢伙,當我穿上排爆服,扣上排爆頭盔的那一瞬間,從心底湧上來的是猶豫和緊張,師傅一眼就看出了我的情緒變化,大聲地說:“陳龍,手工拆解前,緊張、甚至是恐懼都是正常現象,這個時候要排除一切干擾,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排爆這一件事上,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你一定行!”

爆炸裝置終於成功的拆除了,興奮中,我回頭對師傅豎起大拇指,卻看見他臉色蒼白,緊緊地盯着我。看到我勝利的手勢後,他整個人一下子坐到了地上。回到師傅身邊,我詳細地跟他說完排爆過程,他欣慰的拍了拍我的肩膀。我遞給他一根菸,半開玩笑地說:“師傅,你怎麼看上去比我還緊張啊?”他沉默了片刻,說,“誰都有第一次,這是你人生中第一次排爆,也是我第一次讓別人去排爆。你們不僅僅是我的戰友、徒弟,也是我的親人,如果出了什麼閃失,我不知道該怎麼向你們的家人交代”聽了師傅的話,我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打轉,忍不住用力握住他的手,我發現,他的手是冰涼的,但感到他的心,是那樣溫暖。

師傅今年已經55歲了,頭髮白了,眼睛也花了,熟悉的排爆服對他來說也越來越重了。有次我問他:“要是你退休了,我們有特殊情況處理不了,怎麼辦?”他堅定地說:“一天是排爆手,一輩子都是排爆手。只要需要我,無論我在什麼地方,都會回來的!”

這就是我的師傅張保國。當我面對猶豫時,他是我的方向。當我面對喧囂時,他是我的榜樣。當我面對危險時,他是我的力量。

張保國的愛人李靜

爲你亮着一盞燈

經常有人問我同一個問題,作爲一名排爆警察的妻子,有什麼感受?每次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腦海裏都會浮現出,和張保國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

剛結婚的時候,保國是一名軍人,我在糧庫工作,那時候,我們的小家,平靜而美好。1999年,保國轉業到了濟南市公安局,成了一名排爆警察。從那時起,電話隨時會響,電話一響,他不管在幹什麼,也不管是深夜還是凌晨,扔下手頭上的事就走。他顧不上我們的家了。孩子大半夜發燒,他卻有任務回不來;原本是全家一起出門,半路他接到警情,二話不說就趕赴現場,把我們母女扔在了荒郊野嶺……類似的情況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

2005年3月2日,我正在單位上班,保國的同事慌慌張張地找到我說,保國受傷了。看着他表情凝重地樣子,我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就問了一句:“他還活着嗎?”我當時只有一個想法,我可以什麼都不要了,只要他還活着,我的孩子還有爸爸,我們還有一個完整的家。

去醫院的路上,我做了各種不好的猜測,一次次勸慰自己要堅強,可是,當真的見到躺在病牀上的保國時,我還是被嚇住了。他雙手纏着厚厚的紗布,紗布上浸出一片片的血跡,臉腫的跟盆一樣大,他努力睜開雙眼,看着我,虛弱地說:“媳婦,沒事。”那一刻,我的眼淚嘩地流了出來,止都止不住。

保國受傷後的前七天,是感染危險期。保國會不會因此毀容?會不會落下終生殘疾?遠在老家的年邁父母,如果知道保國傷成了這樣,能不能承受這沉重的打擊?這七天是一個女人提心吊膽的七天,七天裏,我不渴不餓,不睡覺也不困,我就那麼靜靜的坐在他的牀前,守着他,看着他,看着這個和我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的男人。

七天後,醫生宣佈脫離危險期,他終於活下來了,那一刻,我覺得我自己也活過來了。後來婆婆還是知道了保國受傷的消息,她照顧了保國兩天兩夜。因爲擔心婆婆的身體,我們想方設法把婆婆勸回了老家,可回家後的第二天,婆婆突然一頭栽倒在了地上,又被救護車拉回了濟南,住進了保國就診的醫院。就這樣,在同一家醫院,在相隔不過幾十米地方,住着這對母子,一邊是半身不遂的婆婆,一邊是重度燒傷的丈夫。那段日子,真的是我人生中最煎熬的一段灰暗時光。

從那時候開始,只要他出警,不管多晚,我都會跟着起來,一句話都不問,看着他出門,然後,打開客廳的燈,坐在沙發上等。我希望,他永遠記得,家裏有人在等他回家,我更希望,讓危險能離他遠一點,再遠一點。

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排爆中隊負責人張保國

“我是第一排爆手,有危險我先上!”

很多人誇我是英勇無畏的英雄,而我只是一個平平常常的人,做了一個排爆警察該做的事。

我與排爆結下不解之緣是從考上軍校開始的。1984年高考,我考上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學習彈藥專業。畢業後,我被分配到原濟南軍區彈藥修理裝配站,從事彈藥修理和銷燬工作。15年後,1999年9月,我轉業到公安,成了濟南市公安局的第一個專業排爆手。

這35年,我一直在跟爆炸物打交道。前15年與軍用彈藥打交道,軍用彈藥都是制式的正規產品,統一標準生產,結構原理清楚,性能質量穩定,處置相對安全。而後20年是與埋藏地下幾十年、鏽蝕嚴重、危險重重的廢舊彈藥打交道,特別是和犯罪分子製作的爆炸裝置打交道,需要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去識別和排除。

我永遠忘不了入警剛剛十天,就遇到的那次排爆任務。犯罪分子做了九個土炸彈,最大的那個是用啤酒瓶子做的,裝滿了炸藥,安裝了三種起爆方式,瓶子外面還用膠帶纏了一百多顆鋼珠。

這種複雜和危險,我從沒遇到過。當時,我的腦子裏一片空白,裏面是什麼炸藥?敏感不敏感?怎麼轉移?怎麼排除?我都不知道。我發現牆角有兩個盛滿水的水桶,對,泡了它!用水隔絕火源,點火裝置就會失效。我輕輕地用雙手把九個土炸彈放進了水桶,危險暫時消除了!

第二天一早,在郊外的銷燬現場,我躲在一個掩體後面,把瓶子遠遠扔了出去,本想摔開看看裏面是什麼結構。沒想到,瓶子剛一落地,“轟”地一聲就爆炸了。原來,瓶子裏裝的是對撞擊和摩擦極其敏感的自制土炸藥。如果當時我稍有不慎,失手掉在地上,都可能發生爆炸!

說實話,這次排爆,我手也顫,腿也軟,心裏充滿了恐懼。因爲這和我在部隊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這麼危險的事情,我不幹?難道讓別人去幹嗎?與部隊單位相比,地方專業技術人員更緊缺,社會的穩定、百姓的平安對排爆人才的需求更迫切,我必須幹下去。所以,排爆中隊一成立,我就定下了一個規矩:我是排爆隊長,我黨齡最長,我就是第一排爆手,只要有危險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誰的黨齡長誰上。直到現在,這個規矩還一直堅持着。

我所經歷的100多次排爆和數百次廢舊炮彈、炸彈的排除、銷燬,每次都是在與死神較量。如果說我關心的是爆炸物能否成功排除,那麼我的家人,無時無刻不在爲我擔心。

2005年那次受傷,我的老母親因爲看到我受傷的樣子,一頭栽倒在地,最終落下了半身不遂。每次我半夜出警,我的妻子都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亮着燈等我回家。我必須活着回來!作爲排爆中隊負責人,我同樣希望戰友家的燈,也都能等到他們平安回家;我更希望千家萬戶的燈,都能永遠等到他們的親人平安回家!

習近平總書記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什麼?初心是風雨不改的本色,初心是生死不變的執着。此去應知山水重,願爲初心付此生!

山東廣播電視臺記者李平

英雄的樣子

職業原因讓我有幸採訪過很多優秀的公安民警,他們來自公安戰線的各個警種。在他們身上有面對違法犯罪時的挺身而出,有默默付出的真情故事,有忘我工作的無怨無悔。在我看來,他們共同構成了和平時代英雄的樣子,他們身上凝聚着整個民族最寶貴的精神。

在衆多的採訪對象裏,張保國是給我震撼最大的一位警察,他對排爆工作的癡心不改深深打動了我。

2005年3月2日,在一個銷燬廢舊彈藥的任務現場。那時我還是一名實習記者,跟隨張保國和排爆隊員們來到了現場。當他們分頭準備銷燬作業時,身後一個生鏽嚴重的發煙罐突然泄露,發煙劑接觸空氣迅速自燃。發現情況後,張保國向我們大喊一聲“快跑”,自己飛快地衝到冒着火苗的發煙罐旁,一腳將其踢開。火藥堆瞬間爆燃,“轟”地一聲,一個大火球把他裹了起來,上千度的高溫使他瞬間變成一個“火人”。他掙扎着衝出火堆,就地撲倒、翻滾,壓滅身上的明火,但他脖子裏和腿上的火仍在燃燒,他用燒焦的手不停地拍打,戰友們一擁而上,才把他身上的餘火撲滅。

我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炸嚇傻了,眼睜睜地看着張保國被燒得面目全非,被緊急送往醫院。一路上,他的疼痛不斷加劇,甚至不停地翻滾,戰友們心疼極了,含着淚不停地安慰他;“再堅持一會兒,馬上到了,馬上到了!”然而,車子還沒進市區,張保國就疼得昏了過去。

經歷了手術,度過了感染期,保國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還有許多難關等待着這位鐵血硬漢。在他住院期間我曾經去看望過他,當時他剛剛結束植皮手術。經過了四五個小時的手術,他被推出手術室,臉色慘白,沒有一點兒血色,像是從鬼門關走了一遭。醫生從張保國身上,取下兩塊五十公分長、五公分寬的表皮,修正後縫合到他的手上,每隻手要縫合一百五十多針。他身上取下皮膚的部位,長達半米的縫合傷口十分脆弱,他不敢咳嗽,也不敢打噴嚏,稍一用力就可能把線掙開皮開肉綻。所有人就像對待襁褓中的嬰兒一樣,細心呵護着她,希望縫合到手上的皮膚能夠活下來,希望張保國不再遭罪。

我無法想象張保國是怎樣忍受這些痛苦的,他那驚人的毅力到底是從哪裏來?難道他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2018年7月4日,“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張保國的授獎儀式。儀式結束後,我拿着同事拍的張保國敬禮的照片給他看,他攤開滿是傷疤的兩隻手,不好意思地跟我說:“伸不直了,連個敬禮也打不好。”後來,這張照片,刷爆了朋友圈,這個敬禮被網友稱爲“最美敬禮”。看着張保國站在授獎臺上,我覺得他身上的傷疤變成了摘不掉的勳章,刻在了他的身上,刻進他的骨血。那勳章是人民警察獨有的勳章,真得很美很美!

作爲一名記者,我有幸見證了許多人民警察爲了黨和人民的利益去出生入死,爲了人民警察的使命去奉獻終身。感謝他們,用擔當換來的平安祥和;感謝他們,用大愛譜寫的長治久安。讓我們以忠誠的名義列隊,向他們的熱血和汗水致敬!讓我們以初心的名義列隊,向他們胸前的勳章和心中的警徽致敬!

張保國同志從事排爆工作三十載,如今已年過半百,在全省排爆手中已經是年齡最大的了,儘管身體殘疾不便,親朋好友多次勸說,但他卻從未想要離開自己熱愛的這個崗位。他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代新徵程中人民公安爲人民的壯麗凱歌。

向他致敬!向所有平安守護者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