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初的銀兩購買價值稍低於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於大量外國銀兩湧入中國,銀兩的貨幣價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兩銀子=200元人民幣左右。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就可以買200鬥米。

史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購買一般質量的大米二石,當時的一石約爲94.4公斤,一兩銀子就可以買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
現在我國一般家庭喫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間,以中間價1.75元計算,可以算出:明朝一兩銀子=人民幣660.8元。
這一兩銀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購買力而言更是高得嚇人了。唐太宗貞觀年間物質文明極大豐富,一斗米只賣5文錢,通常一兩銀子折1000文銅錢,就可以買200鬥米。
根據《宋史食貨志》提到“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和《宋史職官志》“每鬥折錢三十文”的記載,姑且以2000個銅錢折銀一兩計算,太平時期米價是1石600—300錢
清初的銀兩購買價值稍低於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於大量外國銀兩湧入中國,銀兩的貨幣價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兩銀子=200元人民幣左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