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報訊 (記者 徐志全 通訊員 鄭紅均 文/圖)昨日,記者來到雲陽縣環湖綠道四方井公園內看到,作爲城市營地——三峽民俗文化研學基地正在建設中,預計在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雲陽提出,積極打造三峽民俗文化研學基地,深入挖掘全縣旅遊文化資源,要不斷豐富城市內涵,利用獨特的城市移民文化,保護好文化遺存,講好雲陽故事,彰顯生態之美、風光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

四方井公園內建設中的城市營地

本報訊 (記者 徐志全 通訊員 鄭紅均 文/圖)昨日,記者來到雲陽縣環湖綠道四方井公園內看到,作爲城市營地——三峽民俗文化研學基地正在建設中,預計在今年5月份投入使用。與此同時,雲陽打造的另一個自然營地也開始裝修,預計在今年7月份投入使用。

研學旅遊的開展離不開研學旅遊目的地的承載,研學旅遊基地建設應運而生。目前研學已經與戶外拓展、科技旅遊、文化旅遊及鄉村旅遊等結合,呈現出四類研學旅遊基地類型,構成了研學市場重要產品體系。

作爲“重慶市研學旅行目的地”之一,雲陽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資源、紅色教育資源和綜合實踐基地、大型公共設施、工礦企業等,探索創建“核心基地+”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羣,形成市、縣兩級多層次、多維度、多領域、多類別的研學旅行基地。

三峽民俗文化研學基地整合了縣屬國有資源,充分發揮國有資源服務社會的功能,建設了自然營地和城市營地。

城市營地位於環湖綠道四方井公園內,面積約3500平方米,可一次容納300餘人學習研學課程。該營地以城市生活、智能科技、人文藝術、三峽地域特色、手工製作等爲核心,開發了研學課程。營地建成後,將爲全國中小學生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提供一個學習和參與三峽原鄉民俗文化的實踐操作平臺。

自然營地位於蔈草鎮蔈草社區俊城寨,佔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營地配套設施齊全,擁有“一館一店三大區”,可一次性容納500餘人學習及住宿,是國內首家三峽民俗文化研學基地,也是三峽庫區唯一一個國有投資研學營地。該營地充分利用地理區域優勢,融入了雲陽鹽文化、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等教育元素,結合蔈草當地的人文風情,集中展示以雲陽傳統文化爲本底的三峽民俗文化,預計在7月份投入使用。

旅遊升級版怎麼升級?雲陽提出,積極打造三峽民俗文化研學基地,深入挖掘全縣旅遊文化資源,要不斷豐富城市內涵,利用獨特的城市移民文化,保護好文化遺存,講好雲陽故事,彰顯生態之美、風光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

據瞭解,目前,雲陽已創建張飛廟爲重慶市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命名龍缸景區等縣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5個。此外,雲陽將要在地質公園、土家文化、VR產品製作等方面尋找研學課題,打造研學旅行目的地。打造“盤龍”名片,依託盤龍資源優勢,加強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培育發展運動休閒康養產業,全力打造盤龍休閒健康產業示範區。把盤龍建設成江南旅遊集散中心、縣城休閒喫住玩樂中心、城市農體旅體驗中心、三峽旅遊商品研發生產中心、戶外休閒運動中心,中小學研學旅行示範基地。

雲陽未來還將充分利用好世界性、稀有性資源,圍繞旅遊做好恐龍文章,建成集生態型、原始型、科技型及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於一體的世界一流大型恐龍旅遊產業園,力爭把世界級侏羅紀恐龍公園打造成雲陽旅遊的新引爆點,全國研學旅行、科幻旅遊的新地標。將研學旅行培育成旅遊、教育融合創新發展的新亮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