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修造建築時放置東西,並不是人們想象的迷信態度,而是出於人類最基本的趨吉避凶的心理,換句話說,這種行爲也是所有生物在複雜艱苦的環境中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目的是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古代修殿,修橋,修城等修建很多大型建築在修建時,都要在其下方放置各種各樣奇怪的東西。

揭祕歷史事件、還原歷史真相!評說歷史趣事、爲你解密中國各朝代歷史!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讓您瞭解有趣的歷史放鬆心情,吸收歷史精華掌控自己人生,無往而不利!我們的每條解密都會做到有理可言、有據可依,我們是一部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解密檔案!

中華上下5000年文明的歷史,不僅傳承了燦爛無比的文化,同時也留下了不少有趣的風俗,“鎮物”風俗就是其中之一。古代修殿,修橋,修城等修建很多大型建築在修建時,都要在其下方放置各種各樣奇怪的東西。石獅子下究竟會放置什麼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爲您揭祕: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民俗文化一直被牢牢地印在心底,無論如何我們也不會忘記祖先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民俗文化,是古代先民千百年來的智慧結晶,也是前人給後人留下的可以模仿前行的足跡。它實際上也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習慣,是後代模仿先輩的行爲。

修造建築時放置東西,並不是人們想象的迷信態度,而是出於人類最基本的趨吉避凶的心理,換句話說,這種行爲也是所有生物在複雜艱苦的環境中的一種自我保護方式,目的是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與神鬼一類的東西毫無關聯。

我國現代還存在着不少古代石橋,如盧溝橋、趙州橋、玉帶橋、安平橋等等,它們之所以會保存至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其設計結構科學合理,具備耐重、耐腐蝕、耐風化等優點。可是您也許還不知道,其實在每座古代石橋的下面,都要放置一尊“鎮水獸”。

“鎮水獸”的形象多爲螭,它是龍生九子之一,其特點是嘴大無比,生性喜水,並且在腹中時常蓄滿大量河水,正因如此,古人們才相信它能掌控河流,將其放置在河底可以避免洪澇災害的發生。

除了修建橋樑之外,古人修建最多的、也是最繁盛的,還是殿宇樓閣。殿宇樓閣多用來居住或舉行各種重要的儀式,它的作用可比石橋大得多。古代工匠有一個規矩,凡是建設大型殿宇時,必須要在其上放置一個寶盒,寶盒中的物品也有講究,其中多以數字“五”爲標準,包括五色寶石、五色緞、五色絲線、五香、五藥、五穀以及五帝錢等,目的就是爲了增加平安福氣。

城門樓子也是我國古代比較重要的建築,畢竟它是城池的門戶,也是關鍵性的防禦壁壘。修建城門樓子時,是否也需要在下面放置寶貝呢?答案是肯定的,城門樓子下放置的寶貝也價值不菲。

1956年時,阜成門被列入北京的改建工程準備拆除,在拆除阜成門時,城牆內外圈20個基石之下,居然分別放着一個銀錁子。樓室內一根鐵力木明柱之下,還有一顆銀元寶,很明顯,它們都是在建築門基時被放進去的,用以驅邪禳災。

此時有讀者就會問,既然修橋、修殿宇、修城門樓都要放置吉祥之物,那大戶人家門口修兩座石獅子,是否也會放置其他東西呢?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得從門口放石獅子的起源說起。

衆所周知,我國並不是獅子的原產地,獅子的生活區域多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直到漢武帝時期,絲綢之路開啓,我國與西域的貿易溝通開始多了起來。不少西域商人捉到獅子後將其運至我國,而我國古人見獅子的長相與麒麟相似,認爲它有鎮宅之能力,便將其形象雕琢出來放置門口鎮守宅邸。

古人在放置石獅子時,需要放置什麼呢?答案非常簡單,獅子霸氣威武,本身就有擋災的功能,它的底座下面是什麼都不需要放的。

由此來看,我國古代的民俗文化確實輝煌燦爛,值得後人發揚與繼承,一定要尊重民俗,尊重科學,這纔是一個具有文明意識的現代人應有的想法。

品酒、酌茶、讀史、看天下,我們伴您做有智慧、有品位、懂生活的人。我們嚴肅,但不乏味;我們客觀,但不迂腐。歷史大事、名人生卒、深度分析、多角度解讀,我們一直在這兒望眼欲穿的等着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