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的中小學生用的教材有好幾套,有人教版的,有北師大版的,很多人就特別奇怪,中小學爲什麼不統一教材呢?如果中小學的教材是一樣的,那麼,小升初考試、中考和高考,都可以考同一套試卷,就可以實現全國範圍內的“一把尺子量到底”。如果這樣做,不是可以節約大量的教育資源嗎?那麼,國家爲什麼不這樣實施呢?現在,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小編想要告訴你的是,沒有一套教材是完美無瑕的。如果全國範圍內的中小學生,都使用同樣的教材,假如教材中有錯誤和瑕疵,那麼,全國中小學生都會在同一時間段遇到這個“瑕疵”。這種情況,不是大家想看到的。如果全國範圍內的中小學生有多套教材,那麼,大家有選擇、有比較,即便是教材中有錯誤,影響面也不會覆蓋全國。

其次,小編還想告訴你的是,全國範圍內統一教材,無助於創新。如果所有的教材,都由一套寫作班子來完成。這就意味着,這一套寫作班子,有可能壟斷全國範圍內的中小學教材市場。既然他們編寫的教材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100%,他們又有什麼動力對教材編寫進行創新呢?顯然,全國範圍內有多套教材的存在,有競爭纔會有壓力,有壓力纔會有動力,有動力纔會有創新。

再次,教材的編寫,還要考慮到城鄉差異和各省市區的教學水平差異。有的省份是教育大學,教育發達,在教材的編寫上,就可以適當增加難度,對於中小學生的要求,也可以適當提高。有的省份是落後省份,教育欠發達,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小學教育首先是要考慮普及程度,而不是考慮難度。同時,教材的編寫還要考慮適應性。比如,對於農村地區較多的省份,城市化率較低的省份,如果教材中主要的內容,都是城市學生才能理解的內容,鄉村學生就無法理解。這方面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最後,全國範圍內的素質教育改革,並不是整齊劃一地進行的,而是分片區、分階段推進的。正因爲如此,有的地區推進教改的時間比較早,有的地區推進教改的時間比較晚,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不宜對教材進行“一刀切”。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