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還有一種來自戴季陶生前的說法,蔣緯國是蔣介石的親生子。但還有一種來自戴季陶生前的說法,蔣緯國是蔣介石的親生子。

1997年9月23日,蔣緯國因糖尿病併發症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葬於臺北汐止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享年81歲。
蔣緯國身世成謎,有一種較爲普遍的說法是戴季陶的兒子。但還有一種來自戴季陶生前的說法,蔣緯國是蔣介石的親生子。
蔣緯國,1916年10月6日出生,蔣介石次子,1946年開始進入裝甲部隊,歷任國民黨裝甲兵部隊處長、戰車團團長、裝甲兵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司令,陸軍指揮參謀大學副校長。退休前軍銜升至上將。
上世紀40年代初,蔣緯國與西北棉紗大王石鳳翔的女兒石靜宜結婚,1953年石靜宜因難產去世,未留下子女。1957年蔣緯國與邱愛倫在日本成婚,1962年生一子,名孝剛。蔣緯國與邱愛倫長期分居,邱愛倫住在美國,並經常見宋美齡,蔣緯國則在臺灣。
1975年4月5日,蔣介石撒手西去。在這段日子裏“蔣緯國姓戴不姓蔣”之論又一夜之間成爲臺灣國民黨黨政界人士談論的熱門話題。
蔣緯國身世成謎,有一種較爲普遍的說法是戴季陶的兒子。但還有一種來自戴季陶生前的說法,蔣緯國是蔣介石的親生子。
戴季陶是民國煊赫一時的風雲人物,曾被蔣介石稱爲“筆桿子”,任考試院院長長達20年之久,還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特種外交委員會委員長、國史館館長等高級職務,曾兩次出任中山大學校長,後又當上國民黨中宣部部長。1949年,戴季陶自殺。
1995年7月28日,蔣緯國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的採訪時,說:“我們中華民族已經屹立了5000年,怎麼可能由於極少數人逆潮流而動,而致令國土分裂。”
蔣緯國墓成正方形,四周是蒼翠的松柏,墓地前半部的地面是由褐色的石頭鋪成,中間安放着用灰色大理石做邊,鑲黑色大理石的墓碑。墓碑成微斜面,上面刻着“陸軍二級上將蔣緯國暨夫人石靜宜之墓”。
墓地下方,山巒起伏,視野開闊。
蔣緯國故居位於蘇州市帶城橋路99號南園賓館內,在這幢房屋裏,蔣介石第二夫人姚冶誠女士及幼子蔣緯國曾度過了7年時光。
底樓爲客廳,專門接待至親好友,東廂房是蔣緯國的書房兼休息室,西廂房爲西餐室,二樓東西廂房分別是姚冶誠和蔣緯國的臥室。
蔣緯國故居始建於1925年,完工於1929年,一般人稱“蔣公館”,外觀爲一幢歐式三層三開間洋房,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當時是蘇州最豪華的花園洋房。2009年被評定爲蘇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