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的國家佈局中,江蘇各個大城市也做出了定位和要求。
南京強調戰略定位,提出率先探索建立自主可控的全方位開放市場,努力建設成爲“驅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支點、推動長三角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引擎、支撐長三角國際化發展的門戶樞紐”。
蘇州佈局謀劃城市未來大格局,打造立體綜合交通網,共建生態綠色示範區,不斷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南通則着力打造江蘇“新出海口”,建設上海“北大門”,爭當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先鋒。
無錫堅定實施產業強市主導戰略,以智能製造爲主攻方向,以“造鏈、補鏈、強鏈、延鏈”工程爲主抓手,加快培育產業集羣,努力建設長三角先進製造核心區。
常州提出強化與周邊城市的融合發展,在落實國家戰略、建設世界級城市羣中找準定位、貢獻力量。
徐州着力打造全國次發達地區跨越發展示範區、區域高質量發展強勁增長極、淮海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引領區、新時代區域改革開放創新高地、長三角重要生態支撐區。
2018年,上海以3.3萬億的經濟規模位居全國首位,領先優勢顯著。
蘇州、杭州、南京、無錫、寧波GDP規模也均超萬億,核心城市經濟實力突出。
長三角城市經濟基礎好,就業機會多,同時近兩年多數城市出臺人才政策,對人口吸引力較大,人口持續淨流入,杭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吸引力領先。
2018年長三角常住人口規模達到1.5億人,增量131萬。
上海常住人口規模止降轉增,新增5.5萬人。
杭州人口規模即將突破千萬,隨着產業多元化發展,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2018年常住人口增加33.8萬,全國領先。
寧波、合肥、南京等核心城市綜合實力強,對人才重視程度高,人口增加均超過10萬人。
未來隨着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推進,長三角城市有望吸引更多人口流入,尤其是在創新導向下,對高知人才吸引力或將提升。
上海仍將承擔龍頭帶動作用,地位不言而喻。
杭州近年來因產業多元化發展而成爲長三角人口吸引力最強的城市,常住人口即將突破千萬,投資潛力突出。
蘇州製造業基礎強,且毗鄰上海,未來發展將全面對接上海,在規劃、產業、生態、交通等各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發展前景可期。
南京和合肥作爲省會,優質資源集聚,投資潛力突出。
金華、湖州等G60科創走廊沿線城市也將顯著受益,城市潛力或將提升。
舟山、泰州、揚州、南通等城市將受益於高鐵規劃,對外連通性將得到極大改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