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还真不一定,在自然水域钓不到鱼的情况太多了,比如说一个天气问题就能让人头疼,在这种情况下钓技再好也不可能爆护的,甚至可以说不管怎么调整都不会有啥好结果。为啥钓不到鱼,很多钓友都会说水里没鱼,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如果同行的钓友有人钓得好呢。

好不容易出门钓一次鱼却没啥收获甚至空手回家,我想大家对这种情况应该很熟悉了。为啥钓不到鱼,很多钓友都会说水里没鱼,这固然是一个原因,但如果同行的钓友有人钓得好呢?你还会不会说这是水里没鱼?可能有时候是因为天气问题,钓位没选好等等一系列问题,但要做个总结的话还是不够灵活,陷入思维的误区了,至少这几点就特别明显。

1,老钓位鱼多

很多钓友选钓位都喜欢选老钓位,因为从道理上来讲老钓位一直有人钓鱼,这里也长期有人打窝​,食物是非常充足的,这里鱼比较多。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老钓位虽然有这样的优势,但劣势也同样很明显。比如说长期有人钓的地方鱼不太靠岸,甚至会越钓越远,特别是一些喜欢用短竿的钓友很容易吃闷亏。一些新钓位虽然不一定有很多鱼聚集,但只要你选的地形符合当前 鱼情,再加上窝子打得好诱鱼还是很快的。而且鱼的胆子也相对大一些,比较容易靠边。而且这里环境一般都比较差,不像老钓位那样吸引电鱼人,有时候新钓位反而更好钓。

2,窝料打得多就诱鱼多,诱鱼快

大家都知道打窝的目的是为了诱鱼,但窝量真不是越大越好,打多大的窝量,用什么打窝,颗粒和雾化怎样配比这都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的。比如说水里鱼多就要打大窝,鱼少就要打小窝,甚至只需要抽窝即可。比如说你钓大鱼,钓鲤鱼,草鱼之类的(特别是草鱼)一条十来斤的草鱼一天可以轻松吃掉2斤食物,而且还有可能一来就是几条,再加上小鱼和其它鱼在水里闹腾,窝量少了真的很难吸引它们。但你窝子太大了也不行,一次上百斤窝料砸下去它们也很难找到你的饵料(除非你打算连续 钓半个月)。合适的窝量,合适的诱鱼方式甚至合适的打窝(补窝)方式才能决定你钓什么鱼,钓多少鱼,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是这么简单那不是谁是土豪谁就钓得多?

3,小钩细线钓大鱼

真的不知道为啥有那么多人推崇小钩细线,目的就是为了灵敏,但是路人甲想说如果是在黑坑或者特殊鱼情(轻口,滑口等特殊情况下)小钩细线确实能有效提高中鱼率。但现在都4月份了还刻意用小钩细线就没太大必要了,除非你不打算钓大鱼,目的就是小鲫鱼。如果在自然水域还想钓几条大鱼,那么线组一点不能过小,不然你基本和大鱼无缘。特别是一些钓鱼喜欢小钩细线搭配短竿,这种配置注定就是小鱼克星,大鱼是没机会的。在正常情况下特别是大水域野钓,建议子线不要低于1.5号,这样才略有机会上大鱼。

4,没鱼咬钩是饵料问题

钓不到鱼咱们肯定会找原因,但很多时候都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的饵料不行。其实还真不一定,在自然水域钓不到鱼的情况太多了,比如说一个天气问题就能让人头疼,在这种情况下钓技再好也不可能爆护的,甚至可以说不管怎么调整都不会有啥好结果。往往你折腾了半天发现有效果其实都是假的,只不过鱼情变好了而已,不信你看旁边钓友是不是也开始上鱼了?再加上自然水域情况复杂,也很难保证说一定能选中合适的钓位,窝子里没鱼当然钓不到了。不信你看鱼情好的时候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在上鱼,一没口大家都没口。

结束语:钓鱼真不是一个需要很多技巧的活动,但却是一个需要高度灵活的活动。很多时候发现鱼情变了之后采取的策略正确鱼口马上就会不一样,如果不会变通浮漂可能会一直像定海神针一样定在河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