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这种心态的钓友你实在是小看鱼的警惕性了,你的饵料再好吃只要你还在岸边大鱼都不敢轻易靠岸。不是说春天的鱼很好钓吗。

每年的春季都是钓鱼的黄金季节,钓鱼人是不会错过的,尽管今年情况有些特殊,但是在疫情有所好转之后很多地方都不禁止钓鱼了。可是很多钓友去钓鱼的时候都蒙圈了,饵料和窝料换了个遍,为啥就是没鱼咬钩呢?或者说即使有鱼咬钩也都是小杂鱼,那鱼去哪儿了?不是说春天的鱼很好钓吗?今天这篇文章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新手很困惑的问题,希望能给新手钓友一些启发。

从鱼的习性上来讲鱼儿有三大习性,趋温,趋氧和趋食,不管什么时候的鱼都没办法脱离这3个大的范畴。同时鱼儿还有非常明显的躲避危险的天性。那么春天的鱼该怎么钓呢?大家公认的钓法就是说春钓滩,因为春天升温了导致近岸浅滩的水温比较高,食物更活跃也更有利于鱼儿活动。同时春天的鱼有比较急切的繁殖需求,也会到近岸来繁殖。貌似钓近岸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路人甲觉得并不是春天就一定要钓近岸的,特别是钓个头比较大的鱼。理由如下。

大个体的鱼警惕性更高

关于这点相信一般人都不会反对,因为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大个体的鱼经历的风浪远远超过小鱼,警惕性不是小鱼可以比的。在一般情况下它们不会轻易到近岸觅食,即使在产卵的时候它们靠岸也不会靠得特别近。可能有些钓友会反对,我见过谁用3.6的鱼竿上了十几斤的大鲤鱼,怎么可能钓不到。对于这点这个没啥好争辩的,你说是3.6米钓到大鱼的几率高还是7.2米钓到大鱼的几率高?

还有些钓友肯定不死心,觉得钓长竿太麻烦,抛竿都不方便,认为只要钓位不是特别差,窝料和饵料用好一点照样可以钓大鱼。有这种心态的钓友你实在是小看鱼的警惕性了,你的饵料再好吃只要你还在岸边大鱼都不敢轻易靠岸。你看很多钓友们吐槽说自己一尿急鱼竿就黑漂,这难道是巧合吗?很多时候你看岸边有鱼活动,等你把钓位选在那里之后那里又风平浪静了,这难道是巧合吗?不然为啥在一些不是特别宽的水域为啥有很多钓友喜欢用抛竿钓对岸呢?

即使在春天,用长竿钓到大鱼的几率也更高

春天是个升温的季节没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鱼一下子都寄到近岸来的,鱼往往是分批分地区靠岸的。随着水温的上升,鱼儿会逐渐从深水区往浅水区移动,但是大个体的鱼靠岸的时间会比小鱼更晚。具体晚多少这个看当地环境,反正我的经验是晚2个星期的样子。也就是说这时候大鱼虽然已经朝岸移动了但还没完全靠岸,你用短竿确实可以钓到鱼,但个头相对小一些,但你 试试长竿,虽说鱼口慢一点,但个头大。前几天我就和几个朋友去一个山体水库钓鱼,他们都用4.5的鱼竿,我直接用了6.3的鱼竿,比他们钓深了50厘米左右,最后渔获数量没他们多,但重量比他俩加起来还多,一条三斤多的鲤鱼就让他俩无语的了。特别是一些北方地区的钓友,这时候适当钓深一点还是有好处的。

但是我要声明一点,所谓的近岸,并不是很近才算近岸,难道说你认为3.6米的鱼竿钓的是近岸,6.3米钓的位置就不是近岸了?只要水温合适,光线合适能够让水生植物生长,能够让小鱼小虾存活,让大鱼有吃的地方其实都应该算近岸吧。特别是一些水域面积比较宽阔,岸边地形比较平缓的水域,十几二十米的距离真的称不上“远”。反而靠得太近了鱼是真的不敢靠岸,哪怕你的窝料很厉害,饵料很美味也不管用。

最后:并不是鱼真的不靠边。比如在水底放个摄像机,然后打个窝在水里,在夜深人静岸边没人的时候你肯定能看到它们来吃东西。但是你人一靠岸它们就跑了,即使你不抽烟,不打灯,不移动,尽量让自己不发出声音也会让它们不敢靠岸。所以有时候钓友们为了钓大鱼就用长竿钓很远,或者用抛竿钓对岸(人离岸边很远也可以)。特别是一些热门钓点,人很多的地方,你看人家钓得多的人一般都是用长竿。而且现在电鱼的人那么多,来来回回的扫荡,换了你是大鱼也不敢靠岸,除非你是哪些不怕死的小鱼,或者繁殖期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你钓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