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是黑龍江水量不穩定,也沒有什麼水庫,冬季還會結冰,取水很困難。雖然黑龍江的水量十分豐富,超過黃河和珠江,但由於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黑龍江流域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佔全年的90。

大家太小看東三省了,東北的面積是非常大的,相比於長江,黑龍江到北京的距離更遠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解決水資源分配不均的一項超級工程,目前該工程主要有東線和中線兩條輸水線路,其中中線是主力線路。
中路工程的起點是位於河南和湖北交界處的丹江口水庫。丹江口水庫落成於1973年,庫區由漢江庫區和丹江庫區組成,橫跨湖北、河南兩省。丹江口水庫水源來自於漢江及其支流丹江,年平均入庫水量爲395億立方米,2012年丹江口大壩加高後,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達到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90.5億立方米。
由於水質較好,且水量豐富,而且這裏相對華北平原而言地勢較高,因此被選定爲南水北調工程的中線水源地。

從丹江口到北京的直線距離大約在900公里左右,中途所經過的地方基本都是平原,只需要少量水閘系統,就可以實現大部分河段的自流,建設難度也是比較小的。

除了距離遙遠一代,從黑龍江到北京還要翻過內蒙古高原,這就非常麻煩了。內蒙古高原的海拔可比黑龍江主幹道流經地區高了至少800多米,要把水提到內蒙古高原上去,這個成本就太高了。
而且不僅輸送困難,黑龍江的河水流量也不穩定。雖然黑龍江的水量十分豐富,超過黃河和珠江,但由於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黑龍江流域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佔全年的90?93?其中6~8月就佔60?70?全年水量很不穩定。
其實長江、漢江的水量也不穩定,但是長江流域建有大量的水庫,水庫的蓄水能力可以極大的保證供水的穩定性。而黑龍江干流上是沒有任何水庫的,即便是黑龍江的支流松花江上也沒有幾座水電站。
在2019年5月20日11時16分,松花江幹流上最大的水庫豐滿水電站爆破完畢,至此松花江主幹流上也沒啥水庫了。

而更重要的是,黑龍江每年11月份就會進入冬半年枯水期,冬季更是直接冰封千里,取水都是個大問題,總不能往北京送冰吧?

相比之下,長江流域就不會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長江流域河流都是不結冰的,無需擔心冬季的供水問題。
刨去上面這些問題,黑龍江還是一條國際河流,也是中國和俄羅斯的界河,咱們單方面取水肯定要和俄方商量,這一點比較麻煩。
綜合種種原因,從黑龍江引水到北京是非常困難的。
首先,是黑龍江水量不穩定,也沒有什麼水庫,冬季還會結冰,取水很困難。
其次,黑龍江到北京最近的輸水路線要經過內蒙古高原,工程量非常大,如果要繞過內蒙古高原,那麼又要增加路途,工程量同樣不小,而且很難全程自流。
最後,從黑龍江引水需要和鄰國進行協商,談判過程很漫長。
所以從黑龍江調水進京,遠不如從長江調水划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