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晁错说道:“如今削藩会使诸侯王造反,可就算不削藩诸侯王同样会反。就如刘备的祖上中山靖王,到他这一代时就是这么个境况,手中虽无权,却有堆积成山的财富。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创建蜀汉政权,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刘备的身份,乃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属于皇室血亲,因此也自称为刘皇叔。

图片:织席贩履的刘备剧照
此事还得从刘邦创立汉朝说起,天下归为一统之后,为了巩固统治,汲取前朝教训,便实行了分封制与郡县制相结合的制度。起初,分封的对象都是异姓功臣,例如大将军韩信等人。
不过,这样引起了刘邦的疑虑。若是这些异姓诸侯王谋反,必定要动摇王朝统治的根基。于是,刘邦采用各种理由和手段,将这些异姓诸侯王都给除掉了。

图片:大将军韩信剧照
经历几代之后,这些诸侯王们与皇帝的亲情淡化了许多。随着野心的膨胀,诸侯王们开始蠢蠢欲动。中央王朝也感受到了诸侯王的威胁,于是一个名为晁错的大臣上书皇帝,建议削藩,以除后患。
晁错说道:“如今削藩会使诸侯王造反,可就算不削藩诸侯王同样会反。而削藩,诸侯王就算造反也不成气候,祸乱尚小;如果不削藩,诸侯们发展成了气候,到时候再除就难办了。”

图片:汉景帝听取削藩的建议剧照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在汉景帝刘启还是太子时,曾失手将刘濞之子刘贤打死了。从此开始这也成了一个不可化解的仇恨。而现在汉景帝又先对刘濞动手,自然会激起他更大的怒气。
所以当削藩命令一到,刘濞就忍不住造反了。不过,刘濞也是个聪明人物,他深知谋反也要有一个正当理由,否则会落得天下骂名。所以,刘濞也想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清君侧。
那这“清君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皇帝听信奸臣之言,如今为了纠正帝王,必要除掉奸臣。所以有了这个理由,就有了正当起兵的借口。

图片:太子刘启失手打死刘贤剧照
如今事情闹大,汉景帝也有些慌乱。眼前这情形是他没料到的,于是便向晁错急忙询问,有什么应对之策。而晁错却提了这么一个建议:“陛下应当御驾亲征,方能大获全胜。而后方之事,便由臣来处理。”
对于这个建议,汉景帝自然没有采纳,反而激起了无限怒意。若不是晁错的削藩建议,又怎会闹到如今兵戎相见的地步?于是,便下令处死了晁错。
如今,这“清君侧”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但这七国仍没有收手。因为他们也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现在是在造反,如果中途而退必是死路一条。

图片:周亚夫平叛剧照
随后,汉景帝迅速将其他诸侯王的军权民权也给撤了下来。从这时起,刘备的祖上就没什么权力了,不过财富依旧,一生富贵无忧。到汉武帝上台之时,继续实行削藩策略。
不过,汉武帝很是精明,他使用是暗地里削,采用“推恩令”的政策。这个政策一出,原本封地很大的诸侯国一分多,实力自然也就慢慢削弱了。如此一来,汉武帝再要对各诸侯王动手,就易如反掌了。
古代的人们对祭祖之事异常重视,于是汉武帝下令,让各诸侯王进献黄金以祭祖之用。献金祭祖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汉武帝就是要找一个理由来下手。

图片:推恩令漫画
而刘备祖上的实力就这样被削弱了,手上真的一点权力也没有。但是,有着“皇亲国戚”这一身份,自然是吃喝不愁,衣食无忧。
就如刘备的祖上中山靖王,到他这一代时就是这么个境况,手中虽无权,却有堆积成山的财富。中山靖王的陵墓曾经遭到挖掘,在墓中发现了很多陪葬品,都非常的珍贵,价值极高。
例如一件“金缕玉衣”就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若是刘备得此一件,自然也不用为生活发愁,更不会沦落到要去靠卖草鞋度日了。

图片:堆积成山的财富剧照
既然中山靖王失去了各种权利,也就变为了闲人。人一旦闲下来,总会想找些事情做。而中山靖王喜好美人,现在得闲自然将全部心思都花在了这上面,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山靖王一共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
众所周知,虽然人多力量大,但是也更容易引起麻烦。中山靖王有一位儿子叫做刘贞,他犯了大错。中山靖王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重儿子受罚,所以便向朝廷交了大笔祭金。

图片:向朝廷交大笔黄金剧照
而这个犯了事的刘贞,就是刘备的祖宗。不过,毕竟刘备这一族就是因他受到了牵连,自然不好将其称为门面,所以只能说是中山靖王之后。一提起中山靖王这个名号,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不过,在中山靖王之后,他的后人们就不再是皇族的身份了。既然尊贵的身份没有了,自然朝廷的俸禄也没有了。
就这样,到了刘备这一代时就非常的落魄了,只得以靠编织草鞋售卖来维持生活。其实这不能怪刘备,全是祖上不争气。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