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目前樓蘭古城和羅布泊地區出土的乾屍檢測情況來看,樓蘭古國的人是屬於歐羅巴人種下的吐火羅人,是原始印歐人的一支。經過四千多年的漫長髮展演變,樓蘭古國地區從最先的印歐人逐漸發展成後來的具有多種基因的複合人種。

從目前樓蘭古城和羅布泊地區出土的乾屍檢測情況來看,樓蘭古國的人是屬於歐羅巴人種下的吐火羅人,是原始印歐人的一支。樓蘭古國神祕消失於公元630年左右,樓蘭人在之前有部分民衆南移,其餘皆不知去向。

據史料記載,樓蘭古國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位於羅布泊西部,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樞紐,現在僅有一片廢墟遺址。樓蘭古國始建於公元前176年,八百多年後神祕消失。一直在漢匈之間充當搖擺不定的角色。
漢武帝時期,樓蘭曾被漢朝降服,後又投靠攻擊與漢朝作對。漢昭帝時期,樓蘭將國名改爲鄯善,並遷都扜泥城(新疆若羌)。魏晉時期,樓蘭成爲西域長史治所。東晉法顯西行取經時,樓蘭古國已經荒無人煙。
北魏滅鄯善國三百年後,樓蘭古國神祕消失。樓蘭早期受月氏統治,在匈奴打敗月氏之後,樓蘭又爲匈奴所管轄。之後樓蘭因缺水而陷入困境,樓蘭古城最終因缺水而被廢棄了,大部分民衆南移,樓蘭城只留遺蹟。

(樓蘭美女)
一百二十三年前,瑞典人赫定在羅布泊北岸發現樓蘭古城遺蹟,他從遺址中找出了幾件木雕。兩年後,赫定對樓蘭古城進行了發掘,發現了大量的木簡、紙文書和一些精美毛織品,赫定從木簡上確定這就是樓蘭古城。
1980年,考古學家穆舜英在羅布泊地區發掘出一具女性乾屍。乾屍出土時皮膚呈紅褐色且富有彈性,眼窩很深,鼻樑高挺,身高不足一米六,容貌具有鮮明的歐羅巴人種的特徵。這具乾屍後來被人們稱爲“樓蘭美女”。
經過基因檢測,乾屍的父系DNA遺傳來自歐羅巴人種,而母系線粒體遺傳卻來自於東方女性。在此出土的其它女性乾屍中,有些是黑頭髮,容貌更趨近備黃河人特徵。樓蘭美女的墓地有不少數字出土,還發現她有脣紋。

據此專家推斷,樓蘭美女可能屬於古提人。從樓蘭人使用的吐火羅語來推斷,樓蘭人與古提人肯定有某種聯繫。古提人曾征服過巴比倫,在四千年前建立過古提王朝,他們曾襲擊巴比倫並統治美索不達米亞達百年之久。
古提人在之後不斷向東遷移,最終在我國西北地區定居下來,逐漸發展成月氏部落。大月氏人與樓蘭人都使用吐火羅語,除此之外,在貴霜王朝被推翻後,一部分大月氏人帶着佉盧文字東遷,最終被樓蘭古國所接納。
而且樓蘭古國的國王安歸、尉屠耆,公主曼頭陁林的取名方式與大月氏人一樣。在文獻記載中,在四千年前的青銅器時代,已有歐羅巴人到達樓蘭所在之地,而東方人種是在西漢時期纔到達,乾屍中具有明顯的東方譜系。

(小河墓地)
2000年,考古學家對位於羅布泊孔雀河下游小河墓地進行全面發掘。小河墓地東距樓蘭古城遺址約兩百公里,小河墓地是由數層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早在1934年,瑞典人貝格曼就已發現完整的印歐人種木乃伊。
後來的研究發現,小河墓地發掘的古屍中,有三分之二左右有東方譜系特徵。進行基因鑑定的樣本大約有八十例,這些基因大多從骨骼和牙齒中提取。最後認爲這一東方譜系發源地,是在中國北方到貝加爾湖的範圍內。
在這些古屍中,還發現了南亞譜系。這說明,樓蘭古國地區的人在從最早的印歐人,通過不斷的通婚,原先的俄印歐基因慢慢被稀釋,亞洲譜系也在下降。由此可見,若干年後的樓蘭人種已經是具有多種基因的複雜人種。

(吐火羅人)
樓蘭古城附近發現八角形土坯佛塔,此處出土過不少佉盧文文書及簡牘等,這些文書和簡牘被稱爲“羅布泊文書”。考古發現已經確認,早在四千年前,印歐人已經分佈在新疆的天山一帶,甚至已到達羅布泊孔雀河流域。
這些印歐人的文化,就是吐火羅人祖先的文化。吐火羅人起源於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的克爾木齊文化,此文化源於黑海北岸的顏那亞文化,他們中一支東遷到阿爾泰山形成克爾木齊文化,之後分化出一支南下到達樓蘭。
綜上所述,樓蘭古國的祖先是吐火羅人,而吐火羅人的祖先是印歐人種。經過四千多年的漫長髮展演變,樓蘭古國地區從最先的印歐人逐漸發展成後來的具有多種基因的複合人種。他們的後裔大部分南遷融入華夏民族當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