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學生有點難,不光高三考生的焦慮隨着高考延期了,其他年級的學生們也是一邊上着網課一邊擔心暑假被壓縮。

網課,一個能同時折磨“老師、學生、家長”三個人羣的神奇事件。難道畢業了又沒有孩子的你我就不配感受了麼?不行!

小編們決定在我們的辦公室日常問答中選出一個主題,來做今天的“網課”。打瞌睡抖腿偷偷發短信的同學都精神一下,準備聽課啦!

今天選的的“課題”,就是小編們在研究新疆線路的時候,無數次被困擾甚至被嘲笑的——西域三十六國的有些國名到底怎麼讀!

p.s.由於圖片資料不多,今天的配圖清晰度可能比較“糊”哈~

來吧,開課!

你以爲你會,其實你不會系列

有些文字,看着那麼簡單、那麼熟悉,

但是你一張嘴,就讀錯了……

qiū cí

龜 茲

倆字都讀對了+20分!

○克孜爾千佛洞

龜茲國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漢朝時爲西域北道諸國之一,唐代安西四鎮之一。爲古來西域出產鐵器之地。以庫車綠洲爲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於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六縣市。

在歷史長河中,龜茲是絲綢之路重鎮,宗教、文化、經濟等極爲發達,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

不得不提的是,龜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中國佛教八宗之祖鳩摩羅什正是祖籍天竺,出生於西域龜茲國的混血。

○鳩摩羅什與衆人圖

xiǎo yuān

小 宛

讀對+10分!

○小宛國墓葬出土

小宛國位於山區,以養畜爲主。居民爲古塞種人,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之民族。

《漢書·小宛國傳》載:王治圩零城。去長安七千二百一十里。戶百五十,口千五十,勝兵二百人。輔國侯,左右都尉各一人。小宛國在今且末正南,喀拉米蘭河北岸一帶,由於其南爲可可西里山,所以比較偏僻。

○小宛國位置圖@發現中國網站

yù lí

尉 犁

讀對+10分!

○孔雀河流域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流域的古代小國,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尉犁縣。西漢時此國屬西域都護府轄制,至唐朝時被焉耆國吞併,成爲焉耆國的屬地。

《漢書·尉犁國傳》載:“尉犁國,王治尉犁城。去長安六千七百五十里。戶千二百,口九千六百”。尉犁國國都尉犁城建在石崗上,地勢險要,形成了一個天然屏障,而石匠們則把石材壘砌在城門、城牆、宅府上,構成獨特的石頭城風光。

○尉犁國位置圖@發現中國網站

? mò

且 末

送分題+10分!

○且末遺址

這個小編真的非常困擾了。似乎直接讀“qiě mò”就可以了。但是因爲這個國家所在地現在的縣名也叫做“且末”,有被讀作“jū mò”縣。

只能請新疆小夥伴或專業人士幫忙指正了……

《漢書·西域傳?·且末國》載:且末國王治且末城,去長安六千八百二十里。戶二百三十,口千六百一十,勝兵三百二十。輔國侯,左右將,譯長各一人。

它在今新疆且末縣東南。且末城是王城。且末國的人民過着綠洲農耕的生活,其地產葡萄,種五穀,略與漢同。東漢時併入鄯善。

○且末遺址

dà ròu zhī

大 月 氏

送分題+10分!

爲什麼又送分呢?“月氏”兩個字該怎麼讀充滿了爭論……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教科書上注音便是dà ròu zhī, 但在國際考古學界,dà yuè zhī使用得更多。

這個從名字讀音開始就充滿了爭議的古老民族,曾經在西域輝煌一時。兩千多年前,西漢使臣張騫爲了聯合遠在中亞的大月氏共同阻擊匈奴,從長安出發,開始了著名的“鑿空西域”之旅,從而開啓了“絲綢之路”的歷史篇章。

作爲研究絲綢之路歷史的重要切口,人們對大月氏的足跡的尋覓曾多次成爲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直至今日,關於這個神祕民族的諸多問題,仍在雲霧之中。

你以爲很難,其實沒超綱系列

有些文字,看着很複雜,

讀音樸實無華……

yān qí

焉 耆

讀對+10分!

○焉耆國最大佛寺遺址

《漢書》載:“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里,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南至尉犁百里,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由於緊靠博斯騰湖,故多魚。

《西遊記》中稱烏雞國。居民從事農業、漁業、畜牧。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縣。

○博斯騰湖

yú tián

於 闐

讀對+10分!

○于闐國遺址

于闐國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後漢書》記其國“領戶32000,人口83000,勝兵30000餘人”,疆域大致包括當代的和田地區,是當時的大國之一。

以農業、種植業爲主,是西域諸國中最早獲得中原養蠶技術的國家,所以手工紡織發達。特產以玉石最有名,2世紀末佛教傳入後,逐漸成爲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晉至隋唐,于闐國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

○于闐國繪畫

ruò qiāng

婼 羌

讀對+10分!

○婼羌國位置圖

現中國新疆若羌縣東南。婼羌國的地域較廣。《漢書》記載:“出陽關,自近者始,曰婼羌”。西域學專家蘇北海先生認爲:“西漢時代,婼羌部落就廣泛地分佈於崑崙山、喀拉崑崙山、帕米爾高原南北地區。”

婼羌人不種田,隨畜逐水草,依賴鄯善、且末兩國的穀物生活。出產鐵,會鑄造等兵器。樓蘭國強盛後,在漢昭帝時期被改名鄯善,並在南邊設立了伊循城,吞併了婼羌。

○婼羌國領地

wū ná

烏 秅

讀對+10分!

○喀喇崑崙山主峯

現中國新疆塔什庫爾幹縣西南方一百五十公里。《漢書烏秅國傳》載:“烏秅國,王治烏秅城。去長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戶四百九十,口三千七百三十三,勝兵七百四十人”。

烏秅在今葉爾羌河上游和喀喇崑崙山之間,多山,飲水大部來自雪山。地勢十分險峻。《漢書西域傳》載:“溪谷不通,以繩索相引而度。烏秅在東晉十六國時名權於摩、於麾。隋、唐時名喝盤陀,蔥嶺國。

○葉爾羌河

yū mí

扜 彌

讀對+10分!

○扜彌國位置圖@發現中國網站

扜彌國位於今于田縣,其都城在扜彌成位於田東北。

《漢書.迂彌國傳》載:“扜彌國,王治扜彌城。去長安九千二百八十里,戶三千三百四十,口二萬四千,勝兵三千五百四十人”。在西域南道十國中人數最多,對外交往也較多。後被精絕國所滅。

在西域還有另一個小國叫做“扜零”,同一個“扜”字,同爲國家名,讀音都不一樣哦!

○今于田縣

wū tān zī

烏 貪 訾

讀對+10分!

○烏貪訾國位置圖@發現中國網站

天山北邊諸國中除烏孫外最北邊的一個小國,大概位於今烏魯木齊西北。早在清朝時,就有人說烏魯木齊的名稱來源於烏貪訾離,因爲兩者發音相近,並且都與牧場有關。

據說,烏貪訾和其它所有西域國家都不同,人人都會武功。烏貪訾國最大的特點是民風彪悍,習武是當地的風尚,因此也造就高手無數。

——————

由於篇幅限制,

其他國名比較好讀的暫時不提啦。

以上這些國名,

你讀對了幾個,得到多少分?

留言區PK一下啊!

「西域」,一個充滿神祕色彩的詞彙,

它所蘊含的文化和歷史,

能擊中許多“文藝癌”的內心。

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南北邊緣,

分佈着古代西域神祕的三十六國,

其中有城郭之國,亦有遊牧行國。

過往在歷史煙雲中消散,

文明卻在細枝末節處得以留存,

等待你的發現與眷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