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村一城堡 一戏一地标

10月24日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

全国广播融媒体践行“四力”全域旅游看山西

联合采访团(南线)采访团

走进晋中市

感受中华民族文物古迹,传统历史文化

方寸小城 包罗万象

张壁古堡

一处名声不逊于

平遥古城、乔家大院

价值可与北京故宫

相媲美的古建群、古军事遗址

山西介休张壁古堡,千百年来被誉为罕见的袖珍古堡,原因就在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融军事、宗教、星象、生产、居住为一体。这座全国唯一具有军事与民用双重用途的古堡,对于许多人来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就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者,伴着风雨与阳光屹立在峭壁之上。

这儿因明堡暗道而闻名于世,因冠绝九州的失传孔雀蓝琉璃而震撼学术界。因此,他被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评价为“被历史遗忘的聚宝盆”、中国北方古村落的“活化石”

再看民居建筑,堡内民居多为明清建筑,被列入文物保护目录的古院落有20多处,其中以清代布政司经厅张礼维、营千总张义维兄弟的嘉会堂和承启堂最为显赫,此外还有清宁堂、澹宁院、孚宁院、拥翠院等望族大院。这些高墙大院布局紧凑、建筑精巧、装饰考究、极尽奢华,且处处体现出设防性村落的基本特点。

这样一座集军事、农耕、商作、民族、宗教、民居、民俗等历史文化内涵为一体的城堡,一定很大吧?听完介绍后,很多人心里都会这样想。但事实上,它占地仅0.12平方公里,还有“袖珍城堡”的美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文化研究员王艾元痴迷于张壁古堡,带着家人从太原来到介休,潜心古堡文化研究。张壁古堡离绵山、平遥古城和王家大院都不算太远。王艾元介绍,在国宝清单上,张璧古堡就占了40多件。张壁古堡整个村子遵循中国传统古代星象和堪舆理念建造,地面布局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对应,因此,张壁古堡还被称为“中国星象第一村”。

这就是张壁古堡,充满神秘而又不失风情,宁静致远却又满是韵味,不亲自走进来便无法获知那种被时光雕刻的历史。历史与现实之间,这些古老的建筑就是两者间沟通的桥梁。

夜晚点缀平遥古城的璀璨“明珠”

在很多过客的心里

平遥古城永远是一个柔软的名字

七大街八小巷

温柔的构图有多少人在这样迷人的温婉里沉醉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已经拥有了关于古城的所有美誉,每天都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站在城墙上,放眼望去的就是明清一条街的热闹繁华,两旁屋舍俨然,清一色的青砖黛瓦。黄土筑的城墙包裹着这座古城,守护着这份难得的安逸。

走进平遥,就如同走进了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这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曾是清代晚期中国的金融中心,也是晋商的发源地之一。

票号是专营银两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中国第一家票号就是日升昌票号,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人银行。

平遥城墙的内墙没有砖,全部是由黄土加黏米混合而成,历经千年风雨,它仍然保存完好,城墙内的泥土几乎没有剥落。城墙很窄,城墙的垛口,城楼和角楼建造的形式简单而粗犷。

行走在厚重的城墙下,能感觉到脚下的青砖承载的历史……

遥县文化和旅游局副主任科员杨丽接受采访

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配上富有现代感的装饰,经营着当今流行的行当,充分体现了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的一种融合!

这些带着沧桑历史的古建筑见证着岁月留下的痕迹,而现代化的商业铺面又为古城增添了不少生动的气息。

2013年2月18日,又见平遥正式开演。《又见平遥》这一场戏,不仅建筑功能颇具特色,城市文化体现得尤其淋漓尽致。《又见平遥》里,一群有义之士远赴北疆,在刀光剑影里,完成了一次保“镖——血脉”、保“德行”的悲壮行程,也写就了一段令人潸然泪下的“诚信佳话”。

一个牌楼,一座大院,一个房间,都是一个故事。230多条鲜活的生命换回一个孩子,所展现的平遥城的仁德,山西人的仗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个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老祖宗“以信赢天下”的德行和 “以德聚人心”的智慧,穿越时空,直透人心。

一把黄土,经过若干年的洗礼,成了一座城,而这座城形成了他特定的风土人情。可以说,《又见平遥》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情怀,那里有我们世代相传的根的文化,和平遥对这种根文化的自信。

来源 | 安徽之声 叶薇 朱鸿

部分内容综合网络

图片 | FM90.4山西综合广播

本期编辑| ZH

审核 | 楼建坤

欲转载请联系告知,

并在转载时文章开头结尾两处明显注明文章来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