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山市總工會以創新作爲工會工作的註腳,以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工會工作的根本訴求,在廣闊舞臺上砥礪奮進、勇往直前。

聚焦主責主業,團結帶領職工共創美好生活

“以實際行動爲職工謀利益創幸福”是白山市各級工會一直以來堅持的指導思想。作爲廣大職工的“孃家人”,全市各級工會聚焦主責主業,維護好職工在勞動就業、勞動報酬、安全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權益,努力讓職工過上美好生活。他們把眼光盯在了普惠上,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近年來,全市民主管理得到進一步深化,建立健全了職代會報審、核心工作報告、達標評估和檔案管理等四項工作制度,全面深化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着重建立了區域(行業)性職代會制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全力推動中小型非公企業建立職代會及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逐步建立起以職代會爲載體、以集體協商工作爲重點、以區域性維權機制建設爲補充的工作機制。目前,白山市企事業單位職代會建制率爲87%,廠務公開建制率爲89%,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建制率分別爲58%和64%。全市共建立94個區域性職代會,9個行業性職代會,集體合同簽訂率爲72%,簽訂了71個區域性集體合同和9個行業性集體合同。

圍繞白山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市總工會認真履行工會職責,努力探索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有效路徑,努力實現職工權益維護與企業穩定發展的雙贏目標。臨江市六道溝鎮着力推動鎮內區域性集體協商工作,鎮內19家企業的職工代表廣泛彙集意見後向企業方發出要約並得到積極回應。在2018年區域集體協商會議上,雙方協商代表就區域內企業(合作社)用工工資等8項涉及職工權益、待遇等方面的內容和職工隊伍穩定等方面內容進行積極坦誠的討論協商,並最終就絕大多數議題達成共識,在六道溝鎮區域性職代會上,《臨江市六道溝鎮區域集體合同》落地生根。

這樣的事例,只是白山市民主管理工作的一個縮影,這也是白山市總工會協調勞動關係的一個有效抓手。自2017年以來,全市各類企業工資集體合同簽訂率爲70%,勞動關係走上和諧互惠共贏的軌道。

聚焦產業發展,引導廣大職工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隨着供給側結構改革的不斷深入,白山市加快綠色轉型全面振興步伐,產業轉型升級需要造就一大批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大軍。

提高職工隊伍技術技能素質成爲各級工會扛在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一場提高職工技術技能素質的攻堅戰在2017年4月18日打響,通過職工技能競賽,激發廣大職工羣衆刻苦學習科學技術的熱情,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勞動技能和綜合素質。選拔出一批技藝精湛、手法嫺熟的職工,實現由“白山職工”向“白山工匠”的轉變。全市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熱潮競相湧動。僅一年時間,全市各級工會組織舉辦各類技術技能培訓班92期次,培訓職工近3萬人,全市3個職工技能實訓基地也應運而生。舉辦“班組大講堂”186場次,8000多人蔘與活動。舉辦大型技能競賽比武近30場次,企事業單位參與面達86%。同時開展了職工書屋建設。目前,白山市已建成全國職工書屋27個,45個省級“職工書屋”,120個市級“職工書屋”。2017年、2018年“五一”前夕,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創業標兵、創新標兵和創新先進集體。爲使工匠精神得到更好地弘揚和傳承,表彰大會上,舉辦了白山工匠與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拜師收徒儀式,並在省林業技師學院等三所學校建立了焊接工匠班等6個特色班。

把職工服務陣地建設抓在手上,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兩年來,全市掛牌成立了1個新時代傳習所、9個創業就業基地、1個創業孵化基地、4個職工實訓基地、3個全國職工教育示範點、2個工會幹部勞動實踐基地、35個勞模創新工作室。

聚焦精神需求,讓文化點亮職工美好生活

邁入新時代,必須把舞臺交給職工,把文化“種”在基層,讓文化點亮職工美好生活。

全市工會系統喜迎十九大“爭做文明職工、助力十大工程”演講比賽、十九大精神宣講、市直機關文體活動、職工趣味運動會、“新時代·中國夢·勞動美”職工書畫攝影展等活動相繼舉辦。各級工會把文化送進機關、園區、企業、學校、醫院、車間,從抓思想建設,打造良好政治文化,到抓特色載體,打造工會主題文化;從抓服務發展,打造創新品牌文化,到抓勞動保護,打造職工安全文化……各級工會精心策劃組織實施,積極實施開展富有時代氣息的文體活動,全力打造富有自身特色的活動品牌,爲廣大職工精心製作了一份份精神盛宴,廣大職工徜徉在豐富多彩文體活動之中,享受着文體活動給他們帶來的身心愉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悄然厚植於心。

聚焦精準幫扶,讓困難職工共享美好生活

2017年3月28日,白山市職工服務中心正式掛牌,除了困難救助,中心還提供就業指導培訓、心理諮詢、法律服務等多項服務。

全市共建立市、縣、鄉鎮(街道)、社區四級幫扶網絡215家。依託這些站(點),整合社會資源,廣泛開展了轉崗待崗職工、下崗職工培訓,先後舉辦下崗職工培訓班75期,培訓下崗職工3250人次,開展職業介紹6100人次。 2017年以來,全市各級工會組織共發放救助資金1711.47萬元,走訪慰問困難職工2.27萬人次。組織了“民營企業招聘周”“工會就業援助月”“創業促就業大型崗位對接活動”。

“在服務中體現維權,在維權中搞好服務”是全市各級工會始終堅持的原則。各級工會積極拓寬幫扶對象,豐富幫扶內容,幫扶服務內容由救助、維權、助醫助學、就業服務等扶貧濟困向爲職工提供心理諮詢、心理疏導、職工文化建設等精神文化需求延伸。全市新增職工訴求中心47個,受理法律援助28件,通過訴求中心和12351職工熱線接待職工來信來訪102件,解決96件。舉辦法律知識講座20期,爲近千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了心理知識普及和心理疏導。

各級工會努力豐富形式載體,創新幫扶形式,助力城鎮職工解困脫困。今年3月,全市開展了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系列活動,開展了“職工姐妹手拉手,愛心助困一幫一”結對儀式。受表彰的40個白山市“五一”巾幗標兵崗與困難女工結對子,幫助解決困難職工在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的現實需求。

“金秋助學”在白山成爲一項常態化工作。近兩年,全市各級工會籌措資金560萬元,資助困難職工子女就學2239人,其中市總工會投入自有資金22.5萬元。

從2017年開始,白山市總工會深入開展“兩節”送溫暖系列活動,除集中發放894.5萬元幫扶資金外,自籌資金開展了爲“兩節”期間堅守在工作崗位的農民工送電飯鍋和衣被、爲環衛工人和困難職工贈送工裝和便攜暖水瓶、爲部分一線職工免費體檢等多種形式的“送溫暖”系列活動,爲環衛工人建愛心驛站8個。爲了給特殊時期女職工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休息環境和空間,在全市建設“愛心媽咪小屋”14個。

聚焦改革創新,讓職工生活得更加美好

白山市總工會把職工羣衆關心的事、操心的事作爲工作的方向,通過改革,改出活力,改出實力,改出動力。將資源下沉補上基層工會的短板。近兩年來,下撥經費補貼達135.2萬元。爲了增強工會幹部與職工羣衆的感情,建立了2處勞動實踐基地,通過定期到基地同職工羣衆同勞動,瞭解職工羣衆所願所求所需,打通服務職工羣衆最後一公里。針對全局性的問題,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開展專題大調研活動。爲了在全市形成想作爲,敢作爲,善作爲,能作爲的氛圍,開展了“有爲工會”創建活動。設立創新突破獎,以經費補貼的方式獎勵基層工會。

近年來,各級工會以精準契合職工需求作爲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往細處做、往實處抓,從愛心驛站到職工服務中心四級網絡建設,從下崗職工心理諮詢到下崗職工訂單式培訓,從日常幫扶到創業促就業對接,這些舉措是工會改革的顯性成果,也彰顯出工會組織的人文關懷。

(微笑白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