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蔣百里、楊傑、白崇禧三人,歷史客棧都已經介紹過了,今天再來看看這個號稱“半個軍事家”的劉斐。由於劉斐突出的軍事才能,沒過多久又被蔣介石擢升爲軍令部次長,先後主持策劃了常德會戰、長沙會戰等等。

在民國時期,一直有“三個半軍事家”的說法(只限國民黨),其中蔣百里、楊傑和白崇禧算三個,另外還有一個人算半個,誰呢?就是劉斐。

蔣百里、楊傑、白崇禧三人,歷史客棧都已經介紹過了,今天再來看看這個號稱“半個軍事家”的劉斐。


劉斐1898出生於湖南醴陵縣,雖然家境貧寒,但劉斐從小胸懷大志,成績非常優秀,還寫得一手好字,在當地很有名聲。有個著名的中醫叫鄒益經,久聞他的大名,就把女兒許配給了他。

巧的是,鄒益經曾經在護法戰爭時救過一個桂軍的連長,名叫白崇禧,因此,鄒益經便舉薦劉斐到桂軍中當兵,白崇禧爲了報答當年的救命之恩,自然也對劉斐非常照顧。

在白崇禧的幫助下,劉斐先後就讀於廣西南寧講武堂、廣東西江講武堂,畢業後留在白崇禧身邊當參謀。劉斐的軍事才能非常突出,堪稱白崇禧的首席智囊,在李宗仁、白崇禧二人逐鹿廣西的過程中屢獻良策,出力頗多。

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爲桂系將領,劉斐在北伐戰爭中,還跟我黨的李富春、蔡暢、林伯渠等人交情都不錯。尤其是當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劉斐憤然辭職,隨後東渡日本,先就讀於日本陸軍步兵專門學校,隨後考入日本陸軍大學。


在日本讀書的這幾年時間,劉斐幸運地“躲”過了當時中國發生的軍閥混戰以及“圍剿”紅軍的戰爭,這也使他成爲桂系中極其少有的身份“清白”的將領。要知道,無論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時的“白色恐怖”,還是後來在長征中堵截紅軍,桂系都是急先鋒。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劉斐被蔣介石任命爲對日作戰大本營作戰組組長。這個作戰組對當時國民政府對日作戰起了很大作用,而劉斐作爲作戰組組長,更是直接領導策劃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等一系列重大戰役。

由於劉斐突出的軍事才能,沒過多久又被蔣介石擢升爲軍令部次長,先後主持策劃了常德會戰、長沙會戰等等。當時的軍令部長是徐永昌,不過,徐永昌的特長不在軍事方面,因此軍令部實際制定作戰計劃的,都是次長劉斐。

抗戰勝利後,劉斐升任參謀次長,當時的參謀總長是蔣介石的頭號干將陳誠,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蔣介石對他的纔能有多看重。


不過,隨着國民黨軍在解放戰場上節節失利,劉斐在1947年就預知蔣介石必將失敗,於是先後八次辭職,終於獲得了批准。

到了解放戰爭後期,劉斐往來於湖南、江蘇、廣東等地,爲推動程潛、陳明仁的起義做了很大貢獻,他也曾經勸說白崇禧率部起義,但遭到白崇禧的拒絕。劉斐與白崇禧共事多年,最後即將分別之際,劉斐對李、白二人說了句肺腑之言:“你們如果失敗了,千萬不要再到臺灣去呀!”

因爲他知道,蔣介石是個睚眥必報的人,當年的張學良、楊虎城就是例子,李、白二人如果去了臺灣,必然會受到蔣介石的排擠。後來白崇禧的遭遇,也證明了劉斐的先見之明。

而劉斐本人則順應時代大勢,宣佈起義,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新中國成立後,劉斐先後擔任國防委員會委員、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成爲副國級幹部。

1983年,劉斐在北京病逝,享年85歲。而他的老上司白崇禧,早在1966年就去世了,而李宗仁,也於1969年在北京逝世。

歷史客棧作者:威廷根施坦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