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通知:深刻吸取“7·12”爆炸事故教訓,持續強化爆炸性化學品裝置安全監管工作

浙江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關於深刻吸取四川宜賓恆達科技有限公司“7·12”爆炸事故教訓持續強化爆炸性化學品裝置安全監管工作的緊急通知

浙安監管危化〔2018〕66號

各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2018年7月12日晚18點30分左右,四川宜賓恆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爆炸事故,已造成19人死亡。據瞭解,該公司主要產品爲5-硝基間苯二甲酸,裝置還在試生產,目前事故詳細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這起事故是繼2015年山東濱源化學有限公司“8·31”事故(13人死亡,25人受傷)和2017年江蘇省連雲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事故(10人死亡)後,又一起涉及硝化工藝企業的重大危險化學品事故。爲深刻吸取同類企業事故教訓,持續深入推進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連雲港聚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9”重大爆炸事故現場會和省局1月25日上虞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堅決消除我省發生類似爆炸事故的各類隱患,現將有關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進一步提升對爆炸性化學品裝置特別是硝化工藝裝置高風險的深刻認識,全面督促相關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據統計,2005年至今,全國範圍內涉及硝化工藝的生產企業共發生7起重大和較大事故,共導致71人死亡,184人受傷。2015年10月5日,位於紹興上虞的浙江洪翔化學有限公司也發生過類似事故,造成7人受傷。事實證明,爆炸性化學品裝置特別是硝化工藝裝置反應控制難度大,一旦發生事故,往往反應時間短,破壞威力大,極易造成羣死羣傷。只要血淋淋的事故教訓不吸取或吸取不充分,同類事故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我省是全球最大的染料生產基地,也是硝化工藝的主要集聚地。目前全省涉及硝化工藝的企業近30家,其中紹興市就佔了近三分之二,其餘還分佈在臺州、嘉興、杭州、衢州、寧波等地。近年來,我省通過引進國內外頂尖專家團隊和積極培植省內骨幹企業,深入研究剖析反應風險機理,強勢推進反應風險評估工作,相關企業的本質安全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應該清醒地看到,企業風險管控重表面、輕本質的情況依然十分嚴重;部分地區安全監管專業能力不足,對省局佈置的有針對性的工作貫徹落實不及時、不徹底的現象仍然存在。各地要深刻認識做好涉爆工藝特別是硝化工藝裝置風險管控的極端重要性,切實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工作,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堅決杜絕類似事故發生。

二、深刻汲取事故教訓,持續推進針對性重點防範工作措施的落實。

(一)持續加大對危化品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爲的打擊力度。各地要按照 “嚴打、嚴管、嚴治”的工作要求,持續推進危險化學品領域“打非治違”工作,對無證生產、經營或超許可範圍生產經營的企業一律依法關閉取締;對未經正規設計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建設項目和在工業化裝置非法從事科研試驗性活動,一律依法責令停產整頓,並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予以經濟處罰;對觸犯法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依法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二)持續推進對試生產項目的安全監管。各地要強化危化品企業試生產安全監管,按照危險化品安全風險承諾日誌系統提供的信息,主動檢查、督促企業嚴格按照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規定,認真做好項目試車前安全設施的檢驗、檢測,確保安全設施滿足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要求,並處於正常使用狀態;全面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有關單位和專家做好試生產方案編制及論證工作,嚴格確認試車條件;建立健全試車組織指揮和安全管理機構,完善各類管理制度;加強試車人員培訓和考覈;及時研判試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故障或異常,切實做到試車前安全條件不具備不試車,試車過程異常未查明、隱患未排除不試車。

(三)持續加強對精細化工企業的安全監管。各市要進一步強化新建及在役精細化工裝置的安全監管。凡是涉及環氧化合物(如環氧乙烷、環氧丙烷、環氧氯丙烷)、過氧化物(如雙氧水、金屬過氧化物、有機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偶氮二異丁腈)、硝基化合物(如硝基苯、二硝基苯、硝酸胺)等自身具有爆炸性的化學品生產裝置,必須全面開展風險評估;凡涉及放熱或加熱的反應、蒸餾、稀釋等工序的新建精細化工裝置,在設計階段必須提供熱風險安全數據,數據不明的,必須開展熱分解測試等風險評估工作,定量確定工藝參數,守住工藝安全底線;所有在役精細化工裝置要進一步覈實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的核心安全數據,並強化對加熱蒸餾等分離工序的風險管控,要高度重視放熱或加熱工序中中間體或混合物等的熱穩定風險分析和研究;凡是涉及工藝技術、設備設施、供應商、承包商、人員等變更的,必須進一步督促企業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加強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3〕88號)的要求,嚴格程序把關,嚴格風險辨識,嚴格防控措施。

(四)持續開展硝化工藝本質安全提升工作。化工企業工藝安全管理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生產、儲存、使用、處置或搬運,或者與這些活動有關的設備維護、保養、檢修和工藝變更等活動全過程,是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基礎,是化工企業過程安全管理的核心,是消除和減少工藝過程的危害、減輕事故後果的重要前提。各市要按照《硝化工藝安本質安全提升參考標準》(見附件)要求,逐家企業、逐條標準過篩,確保整改落實到位。實踐證明,大幅減少危險場所現場作業人員是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治本之策,對於存在高風險的爆炸性化學品裝置特別是硝化工藝裝置尤爲重要。各市要把推進化工企業自動化改造作爲本質安全提升的核心工作來抓,凡是沒有按相關標準要求裝備自動化控制系統、緊急停車系統、安全儀表系統或系統不完善的企業必須立即落實整改;已經完成自動化改造的,必須確保自動化控制系統正常投用,對生產現場爆炸性區域範圍內控制及操作人數超過3人以上的裝置,必須作爲重點整治對象。

三、切實抓好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工作。

(一)強化落實安全風險管控日誌制度。各市要督促各類危險化學品企業切實做好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把風險研判作爲企業安全生產日常管理的核心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予以高度重視。要緊緊抓住企業主要負責人每日承諾這個牛鼻子,強化督查,倒逼企業建立健全風險管控組織和制度體系,理清崗位風險清單,落實全員照單風險管控的責任和措施;採取通報批評、媒體曝光、行政處罰等措施,對工作不落實、不如實發布或發佈虛假信息的企業依法進行處罰,確保安全風險日誌管理落到實處。針對今年以來的事故特點,各市要重點加強對特殊作業風險的安全管控,督促相關企業主要負責人進一步提高對動火等特殊作業特別是環保設施改造過程涉及的動火作業的風險認識,健全和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強化風險辨識和管控,嚴格程序確認和作業許可審批,加強現場監督,確保各項規定執行落實到位。

(二)加快推進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和治理。7月2日,在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省局已對《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進行了全面解讀,並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了部署,各地要切實對照工作進度要求,抓好各階段的工作落實,進一步提高隱患排查治理水平,爲下半年全省防範和遏制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打下紮實的基礎。

請各市迅速將本通知精神傳達到轄區內各級安全監管部門和所有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並切實督促抓好貫徹落實。

附件:硝化工藝安本質安全提升參考標準

浙江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 2018年7月13日

緊急通知:深刻吸取“7·12”爆炸事故教訓,持續強化爆炸性化學品裝置安全監管工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