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使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下降,容易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適量喝酒,有益於健康,但是春季喝什麼酒、怎麼喝是有講究的,科學的飲酒才更健康。

春季萬物生髮、陽氣始發。中醫理論認爲,春季屬木,人體五臟中的肝也屬木。春天肝主疏泄、生髮,如果此時肝氣無法得到舒展,鬱結體內,很容易引起“肝火”,人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暴躁易怒,還會導致肝脾不合、脾胃失健、消化不良等。從養生角度看,適當地飲酒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春季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覆無常,使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下降,容易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適量喝酒,有益於健康,但是春季喝什麼酒、怎麼喝是有講究的,科學的飲酒才更健康。

春季萬物生髮、陽氣始發。中醫理論認爲,春季屬木,人體五臟中的肝也屬木。春天肝主疏泄、生髮,如果此時肝氣無法得到舒展,鬱結體內,很容易引起“肝火”,人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暴躁易怒,還會導致肝脾不合、脾胃失健、消化不良等。從養生角度看,適當地飲酒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01

白酒:疏肝養陰

作爲我國獨具特色的待人接客的飲品,數千年來,白酒佔據了國人的心智。它以其獨特的釀造工藝形成特殊的風味風格。白酒是由穀物釀製而成,主要成分是酒精,還含有少量的雜醇油、有機酸、脂類等物質,由於其酒精含量高,故也被稱爲純熱量飲品。

傳統中醫認爲,白酒具有活血化淤和舒筋通絡的功效。現代醫學也發現,適量飲用白酒後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對全身皮膚起到一定良性的刺激作用,從而還可以達到促進人體的微循環。需要特別提醒的是,一定要注意“適量”。

02

黃酒:驅寒祛溼

黃酒源於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當作養生酒飲用,更爲契合中國人對養生概念的理解。

黃酒由糯米、粳米、黍米爲原料釀造,是一種酒精含量在14%-20%的低度酒,更適合作爲日常保健飲用。在釀造過程中,黃酒保持了糧食原料中的多種營養成分,並可以產生糖化膠質,這些物質都有益於人體健康。

黃酒的飲法變化多樣,不同的飲法會產生不同的功效。涼喝黃酒有消食化積、鎮靜的作用,熱飲黃酒能驅寒祛溼。將黃酒與桂圓或荔枝、紅棗、核桃同煮,可具有一定益補氣血的功效。以黃酒作爲藥引,加入中草藥,更易將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出來,易於人體吸收。

03

葡萄酒:保護心血管

紅葡萄酒根據不同的含糖量可分爲乾紅葡萄酒、半乾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甜葡萄酒。白葡萄酒也一樣。只要您選擇含糖分最少的乾紅葡萄酒和乾白葡萄酒,一樣可以保健養生。

04

藥酒:滋補強身

近年來,保健酒滋補強身的作用也不斷被認識,具有祛風溼、強筋骨、健脾胃的作用。長期的醫療實踐證明,這些藥酒對於治療疾病,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有積極的作用,其中有許多種藥酒至今仍在被人們廣泛應用。

合理飲酒有助於身體健康,但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不宜過量飲酒。長期過量飲酒會損害肝臟,引起酒精性脂肪肝,甚至肝硬化、肝癌;可損害胃黏膜,引起胃出血;引起血壓升高,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的發生;過量飲酒會導致能量攝入過多,引起肥胖;增加患惡性腫瘤的風險;過量飲酒還可導致急性胰腺炎。

2、這些人不宜飲酒。肝炎、高血壓、心臟病、尿路結石、青光眼、痛風、骨質疏鬆、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患者不宜飲酒,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也不宜飲酒。服用各種藥物期間及停藥兩週內不要飲酒。

3、推薦的飲酒量。成年男性25克酒精;成年女性15克酒精。不能空腹飲酒,建議在飲酒前喫一點主食,如一個小饅頭,加點牛奶,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喝酒時,多喝白開水和熱湯,如雞湯、羊肉湯等,可稀釋酒精,加快酒精的代謝。喝完酒之後,可以喝點鮮榨的果汁如橘子汁,喫點白蘿蔔汁或白蘿蔔,喝點濃米湯,有助於解酒、緩解醉酒症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