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理事長樓繼偉在今年“兩會”指出的,儘管2018年3月確定了3家央企和2家中央金融企業試點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現在又有19家單位加入了試點,但是一些劃轉工作遲遲沒有落地。2017年,《國務院關於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從2017年開始,按照試點先行、分級組織、穩步推進的原則,選擇部分中央企業和部分省份試點,統一劃轉企業國有股權的10%充實社保基金。

《金融博覽•財富》|充實社保基金,需有節奏地提速

從2016年到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連續四次提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這一話題也一如既往地成爲每年“兩會”的焦點話題。

據統計,截至2018年10月15日,首批3家試點企業已經劃轉了國有資本200多億元,並完成產權變更登記。不過,正如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原理事長樓繼偉在今年“兩會”指出的,儘管2018年3月確定了3家央企和2家中央金融企業試點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現在又有19家單位加入了試點,但是一些劃轉工作遲遲沒有落地。

總體上,爲完成既定的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部署,以及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要求,國資劃轉社保基金亟需有節奏地提速。

《金融博覽•財富》|充實社保基金,需有節奏地提速

未雨綢繆充實社保基金

“國資劃轉社保基金”的“社保基金”,並不是通常講的基本養老、醫療等五項社會保險基金,而是全國社會保障基金。2000年,中央着眼於未來人口老齡化高峯階段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缺口,未雨綢繆,專門建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是一隻戰略儲備基金,平時不得動用,由同期設立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簡稱“社保基金會”)負責管理運營。

社保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央財政撥款。2000年國務院調整中央財政預算,撥入全國社保基金200億元作爲起步資金,並長期維持每年200億元的劃入總量。而後,中央留用的全國彩票公益金的60%撥付社保基金。

另外,爲進一步充實社保基金,中央在多個文件中要求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例如,2001年的《國務院關於印發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2009年的《財政部國資委 證監會 社保基金會關於印發〈境內證券市場轉持部分國有股充實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實施辦法〉的通知》、2017年的《國務院關於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2017年,《國務院關於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從2017年開始,按照試點先行、分級組織、穩步推進的原則,選擇部分中央企業和部分省份試點,統一劃轉企業國有股權的10%充實社保基金。

總體上,在中央一系列文件的指引下,國有資本等財政性資金劃入社保基金的規模不斷提升。據《2017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社保基金年度報告》統計,截至2017年年末,財政性撥入全國社保基金的資金和股份累計8577.80億元,其中國有股減持和轉持的資金和股份2827.75億元。

《金融博覽•財富》|充實社保基金,需有節奏地提速

國資劃轉社保基金進行時

如上所述,2017年《國務院關於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按照試點先行、分級組織、穩步推進的原則完成劃轉工作。

其中,第一步是2017年選擇部分中央企業和部分省份開展試點。中央企業包括國資委監管的中央管理企業3至5家、中央金融企業2家。試點省份的劃轉工作由有關省(區、市)人民政府具體組織實施。

據國資委介紹,截至2018年3月,首批3家中央企業名單確定。浙江、雲南兩省成爲試點省份。截至2018年10月15日,首批3家中央企業試點已劃轉了國有資本200多億元。2018年11月27日,第二批劃轉名單進入討論階段,初步圈定5-10家競爭性、非上市國企。截至2018年年底,已完成18家中央企業股權劃轉,規模達750億元。在地方層面,更多省份正在研究進一步擴大國有股劃轉的國企名單,安徽、四川等省份已發佈方案啓動地方國企劃轉。

總體來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首批劃轉試點工作基本完成。國資委等相關部門已經啓動摸底調研,醞釀2019年的劃轉計劃和新一批的具體名單。

考慮到國有資本的股權結構、經營效益等複雜情況,當前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進程還比較順利。不過,與我國國有資本的規模總量相比,當前試點企業的數量還是十分有限的。與當前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的要求相比,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作爲減輕企業繳費負擔的長久之策,其推進速度也是遠遠不夠的。

《金融博覽•財富》|充實社保基金,需有節奏地提速

提速,也要有節奏

從目前來看,劃轉國有資本的工作實際上面臨着兩個問題:一是劃轉力度還不夠大,二是劃轉速度還不夠快。不過,下一步的提速也需要有一定的節奏,避免一哄而上而出現不必要的問題。

具體來說,一方面,從劃轉力度來看,2017年《國務院關於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統一劃轉企業國有股權的10%充實社保基金。需要指出的是,“10%”並不是基於未來人口老齡化計算的基金支出缺口而設定的比例,而只是國家基於人口老齡化的判斷和國有企業改革的體系設計等提出的起步比例。

由此可見,10%的劃轉比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從地方實踐來看,山東省2015年發佈《省屬企業國有資本劃轉充實社會保障基金方案》,將省屬企業30%的國有資本劃轉社保基金。因此,在現階段10%的劃轉基礎上,下一步可以鼓勵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有節奏地提升國有資本劃轉社保基金的比例。

另一方面,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加速劃轉進程。從2017年頒佈《國務院關於印發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的通知》至今,已完成18家中央企業股權劃轉,規模達750億元。

可以說,劃轉500多家國企的大工程,纔剛剛開了個頭,但是有了首批試點的經驗,未來預計速度將有所提升,同時也將更有“節奏感”。

下一步,應當公佈明確的企業和時間表。國資劃轉這一工作涉及到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推進中困難較多,從哪家國企入手,名單的確定都經歷了無數次推敲。但是無論由難到易還是由易到難,最後所有國有企業都是要完成劃轉的。因此,列出劃轉的企業名錄以及具體實施的時間表,可以倒逼政府和企業共同發力,並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工作。

可以預計的是,在不斷有節奏地充實之後,社保基金將發揮出“中流砥柱”的作用,不過要完全解決人們對社保基金以及養老問題的擔憂,還需要繼續凝聚各方的力量。

(作者單位: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

《金融博覽•財富》|充實社保基金,需有節奏地提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