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程虽然长,但用时间来计算,2000年的时间,良渚文化应该很深刻地影响到了夏朝建立前的文化,因而夏朝立国,并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是有可能的。而夏朝建立年代在公元前2170年,可以很明显地得出,夏朝秉承了龙山文化的精髓,其文明程度一定十分发达。

夏朝,历史上到底存不存在?
根据史记记载,夏禹年老的时候,选定了伯益,作为他死之后的部落联盟首领。但夏禹的儿子启不愿意,他随即起兵杀死伯益,自己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并就此建立的夏朝。

文献虽有记载,但直到如今,除了二里头文化的部分出土器物,勉强证明是夏朝存在之外,其他就再无直接证据了。再有根据西方考古学家定下的考古原则,使人们越发对夏朝的存在产生怀疑。那么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呢?
答案是存在的。或许没有直接的青桐器物出土来证明,但通过事实的推断也能推出夏朝确实是存在的。从良渚文化遗址推断夏朝的存在
良渚文化遗址的碳14测定年代是公元前5300年—公元前4000年,鼎盛时期是公元前4500年,早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很多的玉器,可见当时手工艺之发达,超过后人的想象。再有从2012年以来新考古依据中发现,良渚文化是建有城池的。
不但有城池、水坝防洪、还有水稻、墓地、祭祀坑、以及势力覆盖范围等,可见良渚文化已不是一个“文化”,而是一个国家,属于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从良渚文化的中心地带杭州,到夏朝的中心地带洛阳附近,直线距离大约有1000公里,绕路下来也不足1500公里。路程虽然长,但用时间来计算,2000年的时间,良渚文化应该很深刻地影响到了夏朝建立前的文化,因而夏朝立国,并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是有可能的。

红山文化遗址的碳14测定年代是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3000年,鼎盛时期是公元前3500年。而夏商周断代工程证明夏朝的建立时间在公元前2170年,始于大禹。与红山文化相隔时间大约是900年。
900年,如果用现代的社会发展节奏来衡量的话,那是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社会发展节奏不是一般的慢。因此红山文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虽然已经走向衰落,但影响力必定还在,很可能后人经过迁徙,来到中原地区继续了红山文化的辉煌。
而且,从红山文化目前已出土的玉器、青铜器的特征中可以发现,中原地区的文化与其一脉相承。由此可见,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仰韶文化遗址的碳14测定年代是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鼎盛时期是公元前4000年。仰韶文化夹在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中间,其延续文化为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分布地带从陕西到山东,可谓覆盖了黄河中下游的所有地区。
仰韶文化前期是彩陶,中期是玉器,后期就是青铜器了。而夏朝建立年代在公元前2170年,可以很明显地得出,夏朝秉承了龙山文化的精髓,其文明程度一定十分发达。
从良渚文化遗址可以得出,其已是国家的雏形,中央政权已经建立;从红山文化遗址也可以得出,其已是高度集中的部落联盟制,很可能也形成的初步的国家状态。那么夹在中间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一定会深受两者的影响,也出现了国家的雏形。

因此,在这里我可以断定,所谓龙山文化(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其实就是尧、舜建立的国家。尧继承的唐国,年代应该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218年,绵延近八百年。尧兴盛了唐国的同时,也灭亡了唐国,于是被舜代替。

舜建立的国家为虞国,年代应该在公元前2218年—公元前2170年,因为是篡位得来的天下,因此立国时间不长,便被大禹代替了。而大禹建立的夏朝,则从公元前2170年开始,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堪比尧的唐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