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信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在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直肠、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降结肠及横结肠,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结肠)发展的趋势。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

【医文医话】何文婷:预防大肠癌 这七点不容忽视

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CS)、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推荐的癌症预防建议,要想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在生活中要做到以下七点。

1、健康饮食。每天至少摄入5种以上的蔬菜和水果,选择不含糖的纯谷物食品,减少红色肉类的摄入(牛肉、羊肉等),尤其是肥肉,尽量不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素的食物,如魔芋、大豆、藻类等;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适量食用核桃、花生、奶制品、海产品等,以补充维生素e;还要摄取麦芽、鱼类、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医文医话】何文婷:预防大肠癌 这七点不容忽视

2、护好肠道。预防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大肠息肉分为五大类,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肿瘤性息肉,是一种大肠癌癌前病变。所以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就应进行治疗,摘除腺瘤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在良性腺瘤阶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肠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变成大肠癌,预后是不良的。另外,应积极治疗习惯性便秘,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医文医话】何文婷:预防大肠癌 这七点不容忽视

3、控制体重。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慢跑、打太极、骑自行车等),上班族尤其要避免长期久坐,一定要把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胖。

【医文医话】何文婷:预防大肠癌 这七点不容忽视

4、饮酒有度。不能一次性饮酒过度,啤酒一次不要超1瓶,白酒一次不要超过100克。尤其是饮酒时要多吃蔬菜,不要空腹饮酒。

5、定期检查。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应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的信号及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

6、正确用药。虽然有研究提示摄入阿司匹林、维生素类制剂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生,但是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医文医话】何文婷:预防大肠癌 这七点不容忽视

7、生活规律。每天早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不要长时间看书、看电视、玩电脑、玩手机等,中午休息半小时至1小时,培养午睡的习惯。晚上10点半前必须上床睡觉,不要熬夜,保证良好睡眠和身体健康。

【医文医话】何文婷:预防大肠癌 这七点不容忽视【医文医话】何文婷:预防大肠癌 这七点不容忽视

姓 名:何文婷

科 室:肿瘤二科

职 称:主治医师

任西北中医药肿瘤防治联盟秘书长(新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化学治疗专业委员委员,新疆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专业擅长:消化道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