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羣,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信號及早期症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祕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所以當發現大腸內有腺瘤時,就應進行治療,摘除腺瘤並進行病理學檢查,在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腸癌。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爲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係密切。發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爲1.65:1。

【醫文醫話】何文婷:預防大腸癌 這七點不容忽視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CS)、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推薦的癌症預防建議,要想預防大腸癌的發生,在生活中要做到以下七點。

1、健康飲食。每天至少攝入5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選擇不含糖的純穀物食品,減少紅色肉類的攝入(牛肉、羊肉等),尤其是肥肉,儘量不攝入。多喫富含膳食纖維素的食物,如魔芋、大豆、藻類等;多喫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適量食用核桃、花生、奶製品、海產品等,以補充維生素e;還要攝取麥芽、魚類、蘑菇等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

【醫文醫話】何文婷:預防大腸癌 這七點不容忽視

2、護好腸道。預防各種息肉、慢性腸炎(包括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慢性痢疾等,對於腸道息肉更應及早處理。大腸息肉分爲五大類,即腺瘤性息肉、化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等,其中腺瘤性息肉是真性腫瘤性息肉,是一種大腸癌癌前病變。所以當發現大腸內有腺瘤時,就應進行治療,摘除腺瘤並進行病理學檢查,在良性腺瘤階段予以摘除,以防大腸癌。如果不予以早期治療,絕大多數會變成大腸癌,預後是不良的。另外,應積極治療習慣性便祕,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醫文醫話】何文婷:預防大腸癌 這七點不容忽視

3、控制體重。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慢跑、打太極、騎自行車等),上班族尤其要避免長期久坐,一定要把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避免肥胖。

【醫文醫話】何文婷:預防大腸癌 這七點不容忽視

4、飲酒有度。不能一次性飲酒過度,啤酒一次不要超1瓶,白酒一次不要超過100克。尤其是飲酒時要多喫蔬菜,不要空腹飲酒。

5、定期檢查。對大腸癌的高危人羣,如40歲以上男性,家族性多發性腸息肉患者,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慢性血吸蟲病患者及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應定期檢查,警惕大腸癌的信號及早期症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祕交替,大便帶血或黑便,大便形狀變扁變細等。

6、正確用藥。雖然有研究提示攝入阿司匹林、維生素類製劑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生,但是藥物本身具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醫文醫話】何文婷:預防大腸癌 這七點不容忽視

7、生活規律。每天早晨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要長時間看書、看電視、玩電腦、玩手機等,中午休息半小時至1小時,培養午睡的習慣。晚上10點半前必須上牀睡覺,不要熬夜,保證良好睡眠和身體健康。

【醫文醫話】何文婷:預防大腸癌 這七點不容忽視【醫文醫話】何文婷:預防大腸癌 這七點不容忽視

姓 名:何文婷

科 室:腫瘤二科

職 稱:主治醫師

任西北中醫藥腫瘤防治聯盟祕書長(新疆),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腫瘤化學治療專業委員委員,新疆抗癌協會腫瘤精準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臨牀腫瘤學會會員。

專業擅長:消化道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