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已經下降,四季分明的地區還在享受金秋的美麗,有的城市已經直接進入了冬天,每年到了這個時期,人們就開始懷念夏季的溫暖,覺得熱一點也非常的幸福。可是夏天依舊有夏天的煩惱,最讓人討厭的就是有大量的蚊子和蒼蠅,對付這些傢伙採用的無非就是蚊香、電蚊拍。其實在自然界就有蚊子的天敵存在,它一年就能喫掉3千隻蚊子,8年才能長大,卻被人們當成美食大量捕捉。
在小學課本里,大家都曾讀過楊萬里的《小池》,最後一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是一副非常美麗的畫面。而蜻蜓本身五彩斑斕的就非常的漂亮,屬於益蟲的一類。蜻蜓在農村地區曾經很常見,在夏季拿着一個網兜,在天野之間追逐蜻蜓,是多少人都想重新經歷的畫面。
蜻蜓蛹
在那個買不起蚊香的年代,爲了對付家裏的蚊子,就直接捉幾隻蜻蜓放在家裏,就會發現蚊子的數量會慢慢的減少,而蜻蜓僅僅是幼蟲期間,一年就能消滅3000只蚊子,堪稱是蚊子捕殺器,長大之後捕殺蚊子的數量就更多。只是蜻蜓比起蝴蝶的成長還要曲折,它從幼蟲到長大成爲蜻蜓需要8年的時間,在幼蟲時期就常年蟄伏在乾淨的水溝裏面等食物自己送上門。
蜻蜓蛹炒菜
由於這種幼蟲都是一動不動的在水溝裏,要想捕捉非常容易,而中國喫貨對於這類“野味”十分着迷,就如同蠶蛹、知了幼蟲一樣在市面上很受歡迎。爲此不少人每到特定的季節就去捕捉蜻蜓幼蟲,讓蜻蜓長大的機會都沒有,導致在農村地區都很難再見到蜻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