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來自南京、徐州和豐縣的600餘名知青相聚豐縣大沙河果園,追憶青春歲月,重返第二故鄉看望老領導、老職工、老朋友。1968年至1976年,200多名南京和300多名徐州、豐縣的知識青年,來到黃河故道豐縣大沙河,與當地幹部羣衆共同奮鬥,用青春和熱血把百里荒灘建設成江蘇省最大的連片果園。知青們先後參觀了果園分場、大沙河精神紀念館、豐縣黃河故道大沙河國家溼地公園,共同追憶難忘的激情歲月,全面感受大沙河鎮在組織黨建、生態旅遊、鄉風文明等方面的新變化,爲第二故鄉的振興獻計獻策。

六分場果園知青相聚,緊緊握住彼此的手,臉上充滿了笑容

徐金章,豐縣知青,1963年來到大沙河,放棄與老婆孩子在一起的珍貴時光,在知青的道路上一走就是38年,樂觀的他說:知青是先苦後甜,作爲歷史的見證人,感到非常欣慰,希望把“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

返鄉知青在一起敘舊暢談,滿滿的感動和回憶

歲月的長河,消逝了容顏,卻抹不掉珍貴的記憶

然而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很多事早已忘卻了,有的事記憶也模糊了,但是總有一些在人生重大轉折點發生的事,是我們終生難忘、始終記憶猶深的。

返鄉知青帶着孫子見證難忘的時刻

在橫幅上籤下姓名,記錄着歷史性的一刻

高俊良,南京知青,1968年來到大沙河鎮,在這裏度過了11年的美好時光

上世紀60年代,正值青春年華的知識青年響應着黨中央和毛主席發出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懷着滿腔熱血,從繁華的都市來到“風起三尺沙、黃土埋莊稼”的大沙河果園插隊落戶。

一分場知青合影留念

與當年下鄉奮鬥的夥伴招手致意

革命青年志在四方,紮根基層奉獻青春

大沙河風景區管理處處長、鎮黨委書記劉一與當年下鄉知青合影

抹不去的記憶

在照片牆中找尋當年的自己

儘管環境不適,條件惡劣,但是他們充分發揚“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爭創一流”的大沙河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與大沙河鄉親一道並肩奮鬥,開闢了從荒蕪到綠海果都到發展新境界。

不管他們來自哪裏,他們都曾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知青;中國知青是社會公認最能喫苦的一代人,也是爲共和國成長忍辱負重的一代人,更是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一代人……

他們共敘友情、感嘆變化、暢談發展,心潮澎湃

返鄉知青一行參觀大沙河鎮農家樂

南京知青穆廣榮到大沙河鎮精神紀念館參觀

知青參觀大沙河鎮精神紀念館併合影留念

來自南京、徐州的知青參觀大沙河國家溼地公園

晚會現場

下一步,大沙河鎮將繼續發揚“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爭創一流”的大沙河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再多發些光和熱,爲建設美好家園而奮鬥。(豐縣發佈)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