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藏高原的一次實彈演習中,數輛車載速射迫擊炮快速向預定作戰區域行駛;該炮是中國在上世紀90年代從俄羅斯引進了速射迫擊炮的技術升級改造而來的,具有快速機動的特點。

  速射迫擊炮載體選用了全輪驅動的東風軍用越野車,由於炮管原因它採用敞開式車身設計。

  六輛車載速射迫擊炮一字排開,準備展開射擊;它既能曲線射擊,又能直瞄攻擊敵方目標。

  車載速射迫擊炮理論上能在一分鐘內打出120發炮彈,但實際的射速是每分鐘不超過40發。

  在完成一輪打擊後,車載速射迫擊炮迅速轉移陣地;充分發揮打了就跑、邊跑邊打的戰術。

  車載速射迫擊炮組共有4人,駕駛員一般情況只承擔開車;作戰有炮長、炮手和裝填手負責。

  車載速射迫擊炮配備了各種炮彈如煙霧,燃燒彈,照明等,射程從最初的4公里左右增加到6-8公里。

  車載速射迫擊炮採用平射方式摧毀地面目標,射擊中戰士們將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單發和連發模式。

  車載速射迫擊炮上有用於接收和處理數據的設備,在這些設備的幫助下戰鬥中該炮能準確擊中目標。

  不過,車載速射迫擊炮也有明顯的缺點,如缺乏防護使它成爲一個容易攻擊的目標;加上射程過於靠近前線讓其有被擊中的危險,因此生存能力不足限制它的發揮。

  但目前的情況表明儘管有缺點,車載速射迫擊炮還是符合解放軍的要求,解決了作戰時支援火力不足的劣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