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重點大學的歷史故事,講的是學校開除了一個學生,氣的全校學生退學另辦了一所學校,如今成爲了985重點大學。咱們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這件事情發生在晚清時期,那段歷史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屈辱的時刻,但是也有大批的人才在那個時候橫空出世。正是因爲有了洋務運動,對着後來的知識分子的思想產生了影響,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個人叫馬相伯,聽到這個名字的朋友可能會覺得陌生,但是如果知道他做了什麼大家就知道了。


彆着急,咱們接着往下看吧!上海有一座南洋公學,是盛宣懷創建的,這跟北洋大學一樣都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自己創建的大學。這所南洋公學就是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不過小編講的可不是這兩所大學,而是另一座。在1902年,因爲南洋公學郭鎮瀛的“墨水瓶事件”,因此開除了一個學生,但也因此引起了學生們的反彈。他們特別氣憤的選擇退學,當時的班主任蔡元培也跟着一起辭職。但是爲了讓學生能夠繼續的學習,蔡元培就想方設法的疏通關係,到處奔走。


後來蔡元培找到了馬相伯,希望他能夠建立一個新式的學校,馬相伯欣然的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所以在法國天主教的資助下,建立了震旦學院,位置就在上海的徐家彙。根據小編所查詢的史料顯示,跟南洋公學不一樣的是,南洋公學講的是中國經史,而震旦學院講的是文學與科學。後來又發展了數學和哲學等多個領域的教學。這兩所學校的不同之處那就是守舊與新思想的對抗,而震旦學院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私立大學,最初的學生就是南洋公學負氣出走的學生們。


一開始的時候,因爲是法國天主教資助的,所以他們想要把震旦學院變成自己的私產,學生們自然是感到無比的憤怒。馬相伯自然也是如此,所以他帶着全體的師生們一起離開了這所,一手建立起來的學校。小編覺得那時候的中國人特別的艱難,因爲處處受到外國列強們的欺壓,所以有點創新是多麼的不容易啊!這也體現了中國人民在對抗惡勢力時不屈的意志。馬相伯帶着學生們離開震旦學院之後,法國那邊還是以震旦學院的名義招生,而馬相伯直接在同一家的報紙上宣佈震旦學院與自己已經沒有關係。


並且重新建立起了一說復旦公學,並且開始招生,馬相伯擔任校長。不用小編多說大家也知道這就是上海復旦大學了吧!在1917年,復旦公學正式更名復旦大學,現在已經成爲了985重點大學。而馬相伯爲了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宏大的貢獻,他在病重的時候表示“我只是一條狗,叫了100年,也沒有把中國叫醒。”他活了整整100歲。可以想象那時候的中國是多麼的可悲,所以愛國人士才尋找救國的方法,向他們致敬!


想知道更多歷史故事點擊關注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