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除了艾草之外,其實還有一種野菜也非常不錯,酷似艾草,名叫“鼠麴草”,人們習慣稱其爲清明菜。除此之外,清明草在過去災荒年代,曾是百姓的救荒菜,人們用鼠麴草的汁液混合糯米磨成米漿,用米漿製成粿胚加餡料做成了鼠曲粿。

清明已過,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時機。疫情之下,可以吸收下外面的新鮮空氣,活動活動筋骨,在踏青效遊的同時,還可以到田野上摘些新鮮的野菜。可謂是一舉多得。初春時節,正是野菜最鮮嫩的時候。而清明節氣最受歡迎的野菜無非就是艾草了。但除了艾草之外,其實還有一種野菜也非常不錯,酷似艾草,名叫“鼠麴草”,人們習慣稱其爲清明菜。
“鼠麴草”爲菊科植物鼠麴草幹噪全草。別名又叫清明草,鼠耳草、黃花白艾,佛耳草、毛耳朵、水菊、金佛草等,名稱十分之多,也就不一一列舉了。每個地區叫法均不同。多生於田野,小溪邊、路旁等地。分佈極爲廣泛,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是一種藥食同源的野菜,但相比之下,鼠麴草要比艾葉的作用要多得多。
“鼠麴草”始載於《名醫別錄》,因其葉形如鼠耳,花黃如曲色,故名“鼠麴草”。李時珍說:其源於田野甚多,二月開花生苗,葉柔軟。中醫認爲:鼠麴草,性味甘,平、有祛痰止咳、平喘、祛風溼功效,對咳喘,痰喘、風溼痹痛有很好的作用效果。 現代藥理研究證明, 鼠麴草含黃酮甙,而且含維生素B、胡蘿蔔素、葉綠素、樹脂、脂肪等,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止咳祛痰、保肝等作用。臨牀應用於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溼性關節炎,帶下病,癰癤腫痛等。
除此之外,清明草在過去災荒年代,曾是百姓的救荒菜,人們用鼠麴草的汁液混合糯米磨成米漿,用米漿製成粿胚加餡料做成了鼠曲粿。柔軟香甜,散發出天然清香,風味獨特。因鼠麴草清明前後最爲鮮嫩,制粿口感最佳,而且香味濃郁,十分可口。鼠曲粿在潮汕地區歷史悠久。也是當地傳統的特色小喫之一。後來又被人們稱爲“清明粿”。
清明菜做法很多,可以蒸,也可以煎,做法也很簡單,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都會做。下面給大家介紹清明菜最簡單的喫法。清明菜粑材料:糯米粉適量,少量清明菜,少量鹽,摘回來的清明菜挑出裏面的雜草,洗乾淨,再把清明菜切成碎,將清明菜放入鍋中焯水。然後將清明菜撈出,瀝乾水分,清明菜稍微冷一些後,擠幹清明菜中的水分,放入盆中,倒入一些糯米粉,放少許鹽,把糯米粉和清明菜均勻的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將捏好的麪糰放入鍋中炸至金黃色,放入蒸鍋蒸熟即可。做出來清明粑香味濃郁,十分可口。
作爲清明時節的時令野菜,它在清明前後食用味道是最佳的,否則過嫩或者過老口感都會很差。另外,清明菜的葉片上會有一層白色的細細的棉毛,所以一定要多清洗幾次,以免影響口感。另外還有湖南,福建、四川、貴州等地都有這樣的風俗習慣。做的清明粄(粑)也是非常好喫。
好了關於清明菜就介紹到這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你動動手指轉發,你的鼓勵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收看本期三農資訊。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可以加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