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地说,乾隆说“为清朝埋下了危险”这是一句客气话,其目的是:这只不过是一种隐患,乾隆对清代的第一个坑是混乱的文化政策、,特别是他编纂《四库全书》时,以编纂的名义,对历代古籍进行了大规模的销毁,三千或四千本书和六万或七万本书被杀害之前和之后,如果不是因为乾隆三叔的智慧,他编纂了《古今藏书》,并在乾隆的头脑中包括一些“禁书”,它就意外地扎根于中华文明,这场灾难造成的损失比我想象的更痛苦。

跟这同样严重的坑,就是乾隆造成的,清王朝军事装备的严重退化。在乾隆皇帝登基前,虽然世界战争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但重视火器的康熙雍正两代帝王,依然将清军的装备水平,保持在高水准上。到乾隆皇帝登基后,清军已经大规模的装备火枪,引进自土耳其的“赞巴拉克”火枪,还被当时清朝的军工人员,开发出各种升级版。正是这时装备强大的清军,才成就了乾隆“十全武功”的伟业,打出了赫赫战功。

但到了乾隆晚年时,世界火器发展继续突飞猛进,但清朝却是原地倒退。首先一条原因,就是拜乾隆毁书所赐,大量明代时流传下来的火器军工著作纷纷遭到焚毁,以至于很多先进火器技术,就此在清王朝断代。到了乾隆去世的那年,清朝嘉庆皇帝下令改装火炮,谁知造出来的火炮,火力还不如明代火炮。而鸦片战争前夜,关天培在广东铸炮,造出来的火炮一开火就炸膛。清朝的火器,竟退化到这地步。

因此,在鸦片战争时代,被英国人打的灰头土脸的清王朝,赶紧仓促造炮,谁知由于乾隆一顿毁书,火炮图纸竟也只剩下康熙七年的。如此军工退化,确实是乾隆的责任。但最重要一条是,乾隆去世,留下了一个腐败严重的清王朝。

乾隆虽然毫不犹豫地腐败,但与雍正皇帝的反腐智慧相比,乾隆远非如此,因此,清末腐败越来越流行,用乾隆自己的话说,清朝的官吏是两个或三个,清朝的官方管理已经到了这一点,乾隆死后,清代的腐败愈演愈烈,整个王朝也难以重返,进入了近代的落后和被打败的历史,客观地说,乾隆在这个历史上有着重大的责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