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只有學新聞才能做好記者?近日,尼曼新聞實驗室採訪了八位非科班出身的記者,學院君帶你一起看看他們的成長之路。

  出品| 外言社

  翻譯| kewell 編輯| 王茸

  不少人認爲,要想當記者,畢業於新聞系是一個重要前提。的確,以美國新聞業爲例,科班出身的從業者佔了大多數。

  (2007-2016美國擁有新聞類學士學位的媒體人數量)

  但我們想問:做媒體這行,真的需要從業者在大學新聞系學習四年嗎?

  今年早些時候,來自Slate的一篇文章指出:“很多成功的記者確實都畢業於新聞學院,但這並不意味着實習經歷和實踐經驗不重要。讀新聞系,往往意味着更容易得到相關實習機會,這對於那些缺乏人脈,家庭收入又低的學生們來說尤爲重要。”

  就算不是新聞學院畢業的人,照樣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爲優秀記者。近日,尼曼新聞實驗室採訪了八位非科班出身的記者,一起看看他們的成長之路。

  Emily Kask

  24歲,半路輟學的自由媒體人

  24歲的Emily Kask曾報考過新聞系,但她覺得自己不太適合學術圈的氛圍。後來,她轉學至西肯塔基大學,因爲那裏關於多媒體項目的教學水平很高,她也可以學習自己喜歡的攝影。

  在這裏,Emily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聞報道,當然她也得到了足夠的自由,花了整整一個學期到處旅行。學期結束後,《紐約時報》買下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此外,她的攝影作品還獲得過金獎,大學期間也去過多家體育和新聞媒體實習。

  然而,迴歸課堂後,她仍然覺得很不適應。“後來我根本不上課了”。

  大量缺課當然要被懲罰,於是Emily決定退學。兩年後的今天她仍在從事新聞工作,目前在新奧爾良做自由媒體人。

  “每個人都應該選擇屬於自己的路,如果我是不願意冒險的性格,根本不會有今天。我選的,就是最適合我的。”

  Sammy Mack

  34歲,邁阿密WLRN網站記者

  Sammy Mack今年34歲,大學畢業於杜蘭特大學健康與熱帶醫學學院,但目前在邁阿密WLRN網站的公共健康部門擔任記者。

  “我報考大學的時候,大家都建議我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於是我選了公共健康系。我的大學連新聞系都沒有,但在校期間我非常努力學習寫作,後來也得到了相關實習機會。”

  Mark Puente

  48歲,《坦帕灣時報》記者

  48歲的Mark Puente是《坦帕灣時報》的知名記者。他畢業於北卡羅萊納大學查普希爾分校,主修政治學。他說,自己雖然沒有新聞學學位,但他在大學學到的東西,反而能幫助他進行批判性思考。

  他也給了所有想主修新聞的學生這樣的建議:“想想自己還能做什麼,對什麼有熱情。如果覺得新聞學院不太適合自己,那大可以尋找別的機會,因爲在那裏照樣能學到新聞行業用得上的知識。”

  Gwendolyn Wu

  21歲,《舊金山紀事報》記者

  21歲的Gwendolyn Wu是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應屆畢業生,她拿到了社會學和歷史學雙學位,也已經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舊金山紀事報》做全職記者。

  Gwendolyn覺得,沒有主修新聞並不是自己履歷上的缺點。她擅長很多領域,特別是調研和事實覈查工作,“很多HR都對我的調研經歷非常感興趣”。

  她在學校裏也接觸過新聞,比如在校報當編輯。在沒有輔導員指導的情況下,她充分體會了一把領導編輯部是什麼感覺,也學到了如何處理突發事件。

  “別人問沒讀過新聞系的我是怎麼做到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就是做到了。”

  Angie Chuang

  44歲,大學助理教授

  44歲的Angie Chuang在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擔任助理教授。她畢業於斯坦福大學英語系,在學校只上過一節新聞課程,還不太喜歡。但畢業之後,她仍然在校報做過一段時間的娛樂版編輯。而現在,她也常常指導學校的新聞系學生。

  她認爲,寫作水平本來就很高的學生沒必要一定主修新聞,只要能學以致用,把主修課程學來的東西應用於新聞實踐就ok了。“其實很多人光是看教學視頻也都搞明白新聞學的基本知識,但有些人則需要在課堂上才能搞懂。非要通過科班培訓才能進入媒體工作的人,本身能力可能並沒有多強。”

  她說,哪怕先做幾年其他工作也沒什麼關係,如果能在工作經驗中明確未來的方向那就更好了。

  Brittany King

  25歲,從小立志當記者的自由職業者

  25歲的Brittany King從小立志當記者,但她在密蘇里大學讀新聞時發現,周圍的同學很少有棕色皮膚的。“我覺得作爲有色女性,自己得到的支持確實不多,常常感覺自己格格不入。”

  於是,她轉去了大衆傳播系並於2015年畢業。目前,她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做自由職業者,有時也到媒體裏做兼職。

  比起在新聞學院剛畢業就能得到實踐機會的學生,Brittany都要自己尋找導師、累積人脈、找人寫推薦信。

  Wudan Yan

  28歲,獨立新聞記者

  讀新聞系的金錢成本是很高的,但從別的領域跳槽到媒體行業也一樣。Wudan Yan是一位獨立新聞記者,她原本在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就讀,研究腫瘤生物學,但2014年她決定要在新聞行業開始一段全新的職業生涯。

  “我給很中意的雜誌發郵件,詢問有沒有實習機會,哪怕做覈查員也在所不惜,只要能入行就可以。”話雖這麼說,但她在做了一段時間的實習生後,就很快得到了策劃報道的資格。

  “光靠實習工資,在紐約、舊金山、波士頓這種城市是活不下去的,得去賺點外快。”所以,Wudan還兼職做了家庭教師。

  Libby Solomon

  24歲,從小報編輯一步步做成記者

  24歲的Libby Solomon畢業於馬里蘭巴爾的摩大學,在學校只上過一次專題寫作課。

  後來,她在一家小報找到了編輯助理的工作,每天的日常就是製作電子日程,修改電腦錯誤等等。這不算是她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但她知道自己必須先入行纔能有選擇的機會。很快,Libby就可以熟練地完成本職工作,並抽空練習起專題故事寫作、選題等技能。

  “我真的很幸運,編輯看到了我的潛力,也知道我渴望寫作。”最終,她順利成爲一名記者,她知道這可能只是科班出身的學生的職業起點,她在起跑線上就是落後於別人的,因此只能更加努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