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富二代出身,从徐世绩到李绩,他的一生堪称壮阔

唐初的时候有一位将领很特别,他原本的名字叫徐世绩,后来因为为大唐立下许多功劳就被赐了李姓,而后又因为名字里的世字犯了李世民的机会,最终改为李绩,所以他一共拥有三个名字。当然了这些都是他的轶事而已,对于李绩而言他一生可谓相当波澜壮阔,他出生于隋末的一个富豪之家,可以算是当时顶尖的富二代。到了他成年时候天下大乱,他为了闯出一番事业就带着家业投奔了瓦岗起义军。

到了瓦岗之后他很快就凭借自己的本事身居高位,他向首领建议不要在瓦岗附近闹事,因为附近百姓都是贫苦人家,不该给他们带去战火,首领同意了他的意见。而后瓦岗内部发生了动乱,他改投更加看重他的李密,但没多久后李密又被王世充给打败了。于是李密选择了投奔李唐,过去之后他依然视李密为自己主公,自己获得了功劳也让给他,这件事被李渊知道了之后他就被李渊赐了李姓。

升官发财后的李绩开始尽心尽力为李唐做事,当时隋朝已经被灭掉了,而天下势力则分为三股,其中王世充一直是李唐势力的心腹大患,于是李渊派遣李世民前去攻打,而李绩因为善于打仗也被李世民带在了身边,其中在攻打虎牢关的时候他立下大功。当时李世民围困洛阳的王世充,但因为洛阳难攻,花费了很长时间,但因为长期围城导致敌军人心惶惶,出了叛徒。李绩带人去和敌方内应汇合,一举夺下了虎牢关,这让李世民对他很重视。

此后他继续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天下终于被他们平定,唐王朝也得以建立。但此时边境仍有许多少数民族势力在不断侵犯唐朝疆域,作为一个百战将军李绩自然也被派到了边境前去抵御。公元625年的时候突厥突袭边境,他仓促之下被朝廷任命为行军总管,带着一路大军前去抵御,所幸他战场经验丰富,最终打退了这股突厥势力。

但不止于此,他跟突厥或许就此结缘了,而后李世民因为对突厥的屡次侵犯感到厌烦,于是就任命李靖为大将军,李绩等将领为行军总管,各领一路人马前往边境绞杀突厥。但没想到李靖率领的主力部队一出去就受到了挫折,不得不暂行退兵。但李绩也胸有成竹,他对李靖建议说不如假装议和,然后让他们放松下来,出其不意剿杀他们。李靖认可了他的想法,而突厥人也镇如他所料放松了警惕,最终不得不在几路大军的袭击下溃逃,损失惨重。

大家也都知道唐朝初期对外战争特别频繁,不知道什么原因,李世民对高句丽情有独钟,多次征讨,而李绩自然也跟随在他左右。公元641年的时候,高句丽国内发生动乱,王室出逃,跑到了长安求助李世民,于是他就带着数十万大军亲征。李绩在这场战役中把自己用兵奇诡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他先是让高句丽人以为他要大举进攻,实际上却绕路急行军,出其不意打破敌人后方守军,而后又与李世民会师,打了一场大胜战。

大家也都知道李世民对于跟随自己的老臣是非常宽厚的,跟其他朝代的开国帝王不一样,李绩自然也因此受到了厚待,安排他跟随在太子李治身边,培养信任。后来李治为了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而烦恼,但李绩的一句话却直接打消了他内心的疑虑,他告诉李治这事是他的家事,别人说了不算。于是李治就决意让武则天上位,不得不说李绩这句话把李氏害惨了,差点因为武后失去整个天下。

不过历史走向何方谁也意料不到,不如专注眼前。当时的李绩虽然已经年迈但他仍旧记得高句丽是李世民的一心想要除掉的大患,于是他就请奏李治想要讨伐高句丽。李治也同意了,最终李绩被任命为统帅征伐高句丽,短时间内连下敌方十六座城池,让他们猝不及防。而后又快速对平壤进行了包围,没多久就彻底灭掉了这个国家,并且在当地设立了都护府。

但随着时间流逝名将也有迟暮的一天,到了公元669年他已经七十多岁,一场重病后就去世了。在他死后皇帝废朝七日,以此来表彰他的攻击,算是享受了死后哀荣。虽然后来他的孙子因为讨伐武则天失败让他被武则天撤销名誉,但最终李氏复兴后还是给了他应有的荣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