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道光前的吉林擁有中國一半的海岸線,是中國的海洋大省,它包括黑龍江下游、庫頁島等最廣袤、富饒的國土。吉林城的許多歷史文化遺蹟今天已經無法找到,或許找些老照片,還能把我們帶進逆行的時間遂道。

民國時的吉林省城地圖。

吉林老城的德勝門。

吉林省城古老的商業街——河南街。

臨江門,因康熙、乾隆到吉林時都是從這裏進城,所以古時也稱迎恩門。

東萊門,位於老吉林女中附近,1930年代拆除。

朝陽門,今天的朝陽廣場、朝陽公園、朝陽街等都由此得名。這幅照片是吉林鉅商牛子厚拍攝的。

吉林都督衙門。

吉林督軍公署。

吉林省公署。

吉林省監獄,歷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的英烈熊成基,抗日將領趙尚志,朝鮮人民的領袖金日成都曾經在此關押過。1980年代爲吉林市公安局看守所。

吉林一中成立於1907年,至今已有103年的歷史了,堪稱百年老校。1938年時的吉林一中

1930年代時的松花江畔。

民國時的吉林省城。

民國時的吉林毓文中學。

吉林小白山望祭殿,是清代皇家遙祭長白山神之地。

民國時的關東農家。

民國初年的吉林火車站。

民國和僞滿時期的吉林火車站

吉林北山廟會

歷史上吉林是我國東北地區著名的水路交通的中心,明代就有“船廠”之稱。

清代吉林松花江水路連接黑龍江中下游地區,旱路有連接寧古塔等地的皇家御道。

吉林是東北最大的木材集散地,長白山區的原木要經松花江水路運到吉林後發往各地。吉長、吉會(朝鮮會寧)和吉奉鐵路修築後,特別是豐滿電站截流後,松花江水運幾乎成了歷史。

拉法河口的渡口,此處現在位於蛟河松江鎮,但早已經被松花湖水淹沒。

1930年代,行駛在松花江上的汽船。

昔日的老爺嶺是堆木成山。

滿鐵的東洋醫院,解放後爲吉林鐵路運輸法院。是日式建築的典型代表,很長時間人們叫它八角樓。該樓1999年拆除。

中大馬路,今重慶路。甲午戰後吉林城東已經成爲日本的商埠,右爲“滿洲興業銀行吉林之店。解放後爲吉林市昌邑區人民政府,1995年時拆除,現爲國貿大廈。

1940年,正在建設中的豐滿水電站。

圖文來源於長春熱點,在此致謝!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