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佛像是佛教最重要的宗教標誌之一,因而作爲一個有佛學信仰的國家,佛像在我們華夏大地,不說遍地開花,但隨處可見並不誇張。

但是不是所有佛像都可以被稱爲“大佛”吶?答案是“NO”,佛像要想被人定義爲“大佛”,理論上是有一個硬指標的,需要滿足通高一丈六尺以上,即5米以上的通高,纔可以被世人稱爲大佛。

我們回過來說蒙山大佛,這傢伙不但足夠“大”,它還“大”的驚人,根據唐代史書記載,足有“高二百尺”,以唐朝1尺約等於今天30釐米的概念來算,相當於今天的60米。

與此同時蒙山大佛不但“大”的驚人,從修建它的時間來看,它還創造了“前無古人”的成績,是全球最早的大型石刻佛。

公元559年,由鮮卑化漢人高洋創建的北齊政權,推崇佛教來安撫民心,爲此特意在今天的山西省太原市依山而建了開化寺。

隋唐時期,隨着佛教進一步在中原大地香火鼎盛,蒙山大佛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刻,或者說是“人生高光”,先是在隋朝初年,官方爲了保護佛像,不再受風吹雨打,在佛像外圍修建了佛閣。

緊接着唐高祖李淵、唐高宗李治、一代女皇武則天都親臨大佛腳下,以千金之軀禮佛。然而俗話說盛極而衰,歷經唐朝前期、中期的輝煌之後的公元844年。唐武宗進行“滅佛運動”,爲了起好帶頭作用,曾被唐朝君主追捧的蒙山大佛,被列爲了典型,堅定的要摧毀。

於是蒙山大佛佛閣完全被摧毀,好在佛像是石頭做的,摧毀工程較大,負責摧毀的官員並沒有死磕,保住了完整的佛像。

多年後,後唐武皇帝的晉王李克用,選擇重修佛閣,後漢高祖劉知遠,不久也出重資修繕。公元990年的北宋年間,當權者更是在佛像一旁給它找了一個伴侶,新修了二座高二丈的釋迦牟尼舍利塔。

至於佛像具體是在那個年代消失的,目前無從查證,不過因爲當地縣誌有記載,元朝末年混戰的時候,開化寺被整體毀廢過。同時在此之後,不再有資料記載佛像的存在。所以目前主流的觀點,都是支持“寺毀佛倒”。

元末佛像消失於戰火之後,再一次被人所提起,時間已經過了數個圈,翻了多少個朝代。1983年,太原地名普查的工作人員王劍霓,在深究爲什麼有的地方叫“大肚崖”之時,驚訝地發現,這個“崖”有明顯的人工開鑿的痕跡,同時遠看像“佛”。

於是將發現上報了相關部門,專業人員到場後,用專業儀器測量後得出結論,“大肚崖”是佛像的肚子,而大佛的頭部已經遺失,同時測出露出胸部高度爲15.75米,判斷這應該是一座“巨佛”。

未修復的蒙山大佛

隨後通過縣誌、府志等相關史料的刨根問底,這尊已無佛像模樣的大佛,被認定爲了是在史書中消失了600餘年的蒙山大佛。

最後想說值得慶幸的是,佛像修復工程早在2008年10月7日就已經完工,目前大家若有時間,是可以一睹這座千年古佛的完整風采。

完成修復的蒙山大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