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香港警隊,已經走過了175年。

1844年5月1日,隨着首部《警察法例》通過,香港警隊正式成立。不過,香港警隊的歷史可追溯於1841年,當時香港首位裁判司英國人威廉·堅偉(William Caine)上尉招募了32名退役軍人,這成爲警隊的雛形。

175年過去,香港警隊經歷了港英當局及特區政府時代,目前擁有31083名紀律人員及4618名文職人員,成爲維護香港社會秩序、保障特區政府管治權的重要力量。而在這175年時間內,香港警隊經歷了不少變化,除了內地熟知的“阿sir、madam”外,還形成了獨特的港警文化。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警隊職責:曾經還負責送信

警隊是幹什麼的?如今主要是執行法紀、維持治安。但在過去,香港警隊還負責其他工作。比如,自1895年開始,香港消防隊隸屬於警隊,滅火隊員由警員擔任。直到“二戰”前夕,警隊首長還兼任滅火隊的總監。

警隊早年還負責與交通有關的事務,包括指揮交通、制定交通法例、發出駕照及車牌等工作。因此警務處長近水樓臺擁有“1”號車牌,被稱爲香港“一哥”。這一情況直到1965年政府交通處(運輸處的前身)成立才告結束,之後警隊只負責指揮交通及處罰違章等工作。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此外,早期警隊還負責郵政局的一部分工作,包括售賣郵票、分送信件等,原因就是警隊廣佈香港各地,與市民能夠零距離。當時還設有專門巡查街市和管理市容的警察,甚至還安排有巡查妓院的警察。

正因爲警隊與香港社會密切的關係,香港一些路名也與其相關。比如,港島上有差館上街、九龍紅磡有差館裏、油麻地有差館街、新界有警察徑,這些地名都源於附近曾有過警署,口口相傳後成爲官方認可的正式路名。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警務處長:英國人當了150年

在港片《寒戰》中,飾演警務處長劉傑輝的郭富城乘坐車牌“1”的寶馬專車,由警用摩托開道去灣仔軍器廠街的警察總部上班。雖然警務處屬於特區政府保安局的8支紀律部隊之一(其他分別是消防處、入境事務處、海關、飛行服務隊、民衆安全服務處、醫療輔助隊和懲教署),由於警隊的特殊重要性,警務處長需由特首提名並報國務院任命。

也因如此,在1844年到1989年英國人牢牢佔據着這一要職。1844年,曾經在英國擔任過警務工作的梅理出任首任警察首長,1862年換成了曾在印度孟買從事警務工作的昆賢。1867年田尼以英國官學生身份(從英國考取公職來港任職)擔任警察司25年,成爲香港史上任期最長的警察首長。

位高權重的警務處長也有成爲了階下囚的時候。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香港,時任警務處長俞允時被囚禁在赤柱集中營內,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才獲釋。“二戰”後英國重回香港,依然委任英國人士出任警務處長,只不過從過去直接空降處長,改爲安排具有警務經驗的本國人擔任警務處助理處長、副處長,等熟悉香港情況後,再委任爲警務處長。

上世紀80年代《中英聯合聲明》公佈,香港進入了“過渡期”。爲了適應變化,港英政府1989年委任李君夏爲警務處長,他也成爲自1840年香港開埠以來首位華人處長,在成爲“一哥”前,他已經在警隊服務了30多年。1994年華人許淇安接任警務處長,直到2001年退休。他也成爲港英政府末任警務處長、特區政府首任警務處長。現任警務處長爲2015年上任的盧偉聰,是警隊第六任“一哥”。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盧偉聰。

警隊警徽:有過兩次大變化

比起酷酷的警務處長,外界對警隊警徽的瞭解少了一點。香港警隊1844年成立,但警徽直到1934年纔出現。在這之前的70年裏,警隊是以英國在位君主的皇冠作爲徽號。因此,19世紀中期,警員以維多利亞女皇皇冠作爲帽徽。自1901年喬治五世登基後,警隊以“GRI”作爲帽徽,這3個字母是喬治五世稱號的拉丁文縮寫,意爲“喬治國王與皇帝”,當時喬治五世不僅是英國國王,同時還是印度皇帝。

1934年香港警隊有了自己的警徽,設計者是當時的助理警察司畢明達。他所設計的警徽,以從九龍半島南端眺望港島海岸、中式帆船及西式快船停泊港口爲背景,近景爲華人與洋人握手、洽談生意的圖案,並配以英國皇冠。圖樣左右繞着一圈嘉禾,下方有英文“香港警察隊(Hongkong Police)”。之後警徽略有改動,主要是在位英國君主皇冠外形不同而在皇冠圖案上略作調整。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警徽第一次重大調整是在1969年。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授予香港警隊“皇家”稱號。負責設計的副警務處長韋磊夫保留了警徽的大部分構圖,英文“香港警察隊”由“皇家(Royal)”代替。

1997年後,警徽迎來第二次大調整。隨着主權的移交,女皇皇冠被特區區徽替代,警徽中央的海港景色由五幢富有代表性的建築取代——自右開始分別爲交易廣場、滙豐銀行、香港大會堂、中國銀行大廈以及警察總部大樓西翼。此外,“香港皇家警察”重新恢復爲中英文字樣的“香港警察隊”。這一修改沿用至今。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警隊構成:曾經充滿歧視

成龍在電影《A計劃》中,飾演了一位“大頭綠衣布鞋”的香港警察馬如龍,這就是早期華警的形象。而在他長官的長官,是一位英國人。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早期香港警察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歐籍、華籍以及印度籍,印度籍警察來自當時英國殖民地,因爲宗教原因,他們包頭而不帶警帽。這三類警察的仕途並不相同:以英籍爲代表的歐籍警員,可以晉升至管理層,印籍警員可以升至警長,出任督察的並不多,華籍警員最高也就是警長。

上世紀20年代,警隊根據族裔分爲三組:歐籍警員爲第一組,以警號前加A來識別;印籍警員爲第二組,以警號前加B來識別;華籍警員爲第三組,以警號前加C來識別。之後,警隊從當時英國控制的山東威海招募警員,他們以字母D來識別。爲了區別第三、第四組,本地華警(C)稱爲廣東警員,山東華警(D)稱爲“魯警”。到了1930年,香港警察成立了反海盜部隊,招募了25名白俄羅斯警察,他們以字母E識別。

顯然,這種區分方式明顯帶有種族歧視性質。“二戰”後不久,字母區分就被取消了。

1997年後,香港警隊以本港警員爲主。但也有一批英籍警員,他們迴歸前已在警隊工作,適應了在香港的生活,1997年後選擇留下服務。這部分英籍警員大部分是警隊中高層,其中就包括在示威現場指揮的爆頭警司——警察機動部隊校長莊定賢以及總警司陶輝,還有助理警務處長級別的水警總區指揮官何承德以及新界南總區指揮官黎德禮。

此外,目前還有部分南亞裔警員。比如1990年出生於香港的巴基斯坦裔小夥呂文迪,是香港迴歸後第一位非華裔警察,曾擔任元朗分區巡邏小隊指揮官。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告訴那些與我同族羣的小朋友,只要你肯努力,你在香港就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達到自己的夢想。”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呂文迪。

175歲的港警隊竟藏着這麼多的祕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