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20位來自科技行業的女性登上了福布斯最具影響力女性榜,她們的影響力正在一年年地增強。女性在科技界依然是少數,但是她們的影響力逐漸在增長,責任和知名度也在與日俱增。2018年,很多科技界女性領軍者成爲了行業變革的代名詞。其中,有些人從組織內部努力,與性別問題作鬥爭,還有人要爲問題負責——雪莉·桑德伯格因爲Facebook的假信息、干預選舉等各種問題成了衆矢之的。

YouTube首席執行官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是今年科技行業最具影響力女性榜的狀元,也是最具影響力女性榜的第7名。沃西基是科技行業人員多元化的旗手,也曾帶領公司挺過一場槍擊案的考驗。先前,公司園區發生槍擊,最終槍手死亡,還有3人受傷。

2018科技行業最具影響力女性TOP20

詹姆斯·達默爾(James Damore)的備忘錄披露,#MeToo運動興起後,沃西基愈加積極地鼓勵領軍者從高管層的角度考慮多元化問題。4月,沃西基對福布斯表示:“科技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對世界的改變將出乎我們的意料。如果這股力量的組成者只有20%到30%是女性,那就有問題了。

今年,沃西基的妹妹、23andMe聯合創始人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首次登上福布斯最具影響力女性榜,排名第92位。

有人批評稱,沃西基的公司在過濾假新聞和陰謀論方面舉步維艱。有一段瘋傳的稱,佛羅里達槍擊案的生還者是在演戲。視頻出現後,上述批評更加嚴厲。10月,沃西基出席Wired25峯會,並接受訪談。她在訪談中坦言,YouTube是開放的空間,人人都能夠在上面發佈視頻,這本身有其價值。但是,她也說:“我們必須要形成相應的責任。”

IBM首席執行官吉尼·羅曼提(Ginni Rometty)也在宣傳這種觀點。羅曼提在福布斯最具影響力女性榜上排名第10位。11月26日,羅曼提在布魯塞爾發表講話時指出,網絡內容發佈方面應該加強監管。她說:“報紙或電視可能從未有過像主流網絡平臺那種影響公衆意見的總體能力。然而,網絡平臺的監管和責任都很少。對於責任問題,我們需要新思路。”

如果要提高對平臺的要求,那麼也要提高對受衆的要求。Facebook處理干預選舉一事的方式受到大量批評,公司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也失去了連續6年佔據的科技行業最具影響力女性榜榜首位置(她在福布斯最具影響力女性榜上則排名第11位)。

9月,桑德伯格赴美國參議員司法委員會作證,解釋有人干預選舉、濫用Facebook平臺的問題。11月,《紐約時報》報道了Facebook如何處理假信息和俄羅斯方面干預美國事務的問題,將該公司的一些弊病直接歸咎於桑德伯格的決策。隨後,公衆對她領導地位的信心發生動搖。

桑德伯格並非唯一一位四處道歉的高管。中國企業滴滴出行的總裁柳青在福布斯最具影響力女性榜上排名第46位。今年,有兩位女性被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柳青正在對網約車巨頭滴滴進行安全整改。

滴滴創始人程維和總裁柳青在當時一份聲明中表示:“經歷的悲劇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是缺乏敬畏之心的……我們知道,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好勝心蓋過了初心。在短短几年裏,我們靠着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來證明自己。但是今天,在逝去的生命面前,這一切虛名都失去了意義。”

有些女性對自己所在的企業負責,有些則負起了對整個行業的責任。

2018年2月,Cowboy Ventures創始人艾琳·李(Aileen Lee)、Aspect Ventures創始人特蕾莎·格武(Theresia Gouw)和科爾斯滕·格林(Kirsten Green)共同成立了非營利機構All Raise,目標是提高女性創投人和女性創業者的數量。All Raise已經推出CEO培訓項目,爲希望進入創投界的女性建立了行業,通過舉行會議,幫助業內女性相互聯絡,得到支持。

在福布斯最具影響力女性榜上,艾琳·李排名第93位,特蕾莎·格武排名第98位,科爾斯滕·格林則是重回榜單,排名第89位。三人的工作可能推動科技界更多女性獲得影響力,推動行業前進,並在未來登上我們的榜單——真可謂薪火相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