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百隆東方開盤大幅跳空低開後,盤中突發閃崩,直衝着跌停而去。雖然目前看來,百隆東方還在跌停的邊緣徘徊,但這突來的大跌帶來的損失,讓投資者感到心寒。

百隆東方大跌源於一紙公告:昨日收盤,百隆東方表示,據財務部門測算,公司持有的棉花期貨持倉合約浮虧7108.74萬元,對公司業績產生較大影響。

在實體經濟遇冷的當下,上市公司另謀出路也常見。在過去,有上市公司炒股的,當然虧的比較多,比如上海萊士,炒股鉅虧9個億,導致去年年底的10個一字跌停;也有炒房、炒古董的,雖然名義上賺了,不過變現比較難;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比較穩健,買理財產品。不過,炒期貨倒是很少見,看來市場開放了,上市公司也在“與時俱進”。

虧損7000多萬!百隆東方炒期貨不僅僅只爲賺錢!

上市公司炒期貨出現虧損也不是新鮮事,就在上週,有消息傳出中國石化炒原油期貨巨幅虧損,相關負責人被停職。

不過相較於之前常規的品種,期貨有些特殊,作爲衍生金融工具,期貨投資多數時候被上市公司當做避險工具來使用。

打個比方,假設有一家鋼鐵加工公司,在經營比較正常的背景下,對於公司利潤影響最大的會是生產成本,而原材料價格變動則佔大頭。

虧損7000多萬!百隆東方炒期貨不僅僅只爲賺錢!

假設經濟環境有變化,來年鋼鐵價格大漲,公司生產成本也會巨幅提升,那麼,爲了防範來年生產成本巨幅波動,公司就會買入來年鋼鐵的看多合約。

比如公司以3400每噸的價格買入來年到期的合約,即便來年鋼鐵價格漲到了4000每噸,屆時還是能夠以3400每噸的價格成交,等於生產成本沒有增加。

當然了,如果來年價格跌到了3000,那麼就會出現賬面上的虧損,但是生產成本依舊是3400每噸,和預期比是沒有增加的。

所以,與其說上市公司在炒期貨,倒不如說上市公司利用這種金融衍生工具鎖定成本,降低經營風險。

虧損7000多萬!百隆東方炒期貨不僅僅只爲賺錢!

通過期貨市場避險的企業,通常以產業鏈下游加工企業爲主。比如今天跌停的百隆東方,主營業務是做紗線,對於生產成本影響最大的是棉花的價格。

在2018年5月份的時候,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棉花價格大漲,可能百隆東方的交易部門擔心2019年棉花價格還會上漲,於是在高位買入了看多合約。不料18年6月份後,棉花開始回調,從最高到最低,跌幅高達20%,最終形成賬面上的虧損。

百隆東方交易部門是不是看着棉花大漲,心中生癢,將套期保值做成投機還不太好說,但是A股投資者是不喫這一套的,只要出現虧損,就會被理解成利空,股價就會大跌,非常不理性。

隨着年報行情越來越近,業績爆雷的上市公司數量也會幾何倍的增長,此時買股前一定要留一個心眼,尤其是貿易摩擦關聯的企業,爆雷幾率都非常大,一不小心踩到了,就會出現類似的巨幅虧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