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都一樣嗎

今天,保險已經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幾乎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做保險的。有些是親人,有些是熟人或朋友,很多人買保險也習慣從自己熟悉的人那裏買。時常聽到客戶說,買保險,在哪家公司買都一樣,反正各家的產品都是一樣的,不如從熟人那裏買更放心一些。

可以說,這是大多數人的普遍認識。就包括我,去年剛進入保險行業時,也是這個認識。當時一個很偶然的機會,有個陌生人拉我做保險,我抱着試試看的心理去了解,畢竟以前從未接觸過保險。實際一接觸我發現,保險我完全可以幹,甚至鑑於我的身體狀況只能幹保險了。具體選擇哪一家,自己並不清楚,因爲我覺得各家公司應該就像電器產品一樣,同質化嚴重,沒什麼區別。正好認識的一個以前生意上的朋友在一家保險公司,就和她取得了聯繫。我的一個以前的下屬也在這個公司,第一個月收入也不錯,就沒有多考慮,堅定了自己的選擇。剛入職時,適逢有個新產品上市,培訓老師就講:我們的產品經常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我因此很慶幸,自己選擇了一家很牛的公司。但三個月以後的一次親身經歷,讓我真實體會到了我選擇的其實並不是一家很牛的公司,而是一家很會吹牛的公司。

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都一樣嗎

事情是這樣的:當時談了一個客戶,對方要求和另一家產品做個對比。我剛入職不久,也只是才熟悉本公司的產品,對行業裏其他公司的產品完全不瞭解。但爲了拿下這張保單,我做了大量功課。一研究才發現,我們的產品在很多地方的設計上,遠不如對手。但是,好在對手的產品價格太貴,而且也有致命缺陷,讓我找到了漏洞,最終拿下了保單。這時,我才意識到,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並不一樣,我們的產品也並不領先。又過了三個月,我們這款產品開始升級,培訓老師還是在標榜:我們經常被模仿,從未被超越,我聽了就想笑。因爲升級後的產品,在設計上才趕上了我對比過的那家公司的產品,已經晚了近一年,我們竟然罔顧事實,還自我吹噓。而當時,對手的產品也已再次做了升級,遠超我們升級後的產品,我們還是落後於人。

從此,我除了熟悉本公司的產品,就是花費時間研究對手的產品。做營銷,僅僅熟悉自己的產品遠遠不夠,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經過學習,我發現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因爲設計理念和經營風格的不同,在產品上有很大差異,幾乎沒有一模一樣的。但是,到底孰優孰劣,一時還不好下定論,畢竟當時瞭解的還很有限,但是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不一樣是非常確定的。實際上,在國內的保險行業,有經營思路的企業和有特點的產品,細究起來,真的是少之又少,鳳毛菱角,大部分都是相互照抄,稍加改動就自以爲是,自我吹噓最領先。

後來,爲了更好地在壽險行業發展,我離開了那家公司。何去何從,一時比較迷茫,但有一點非常清醒:我要選擇一家經營有思路、產品有競爭力的公司。當時,瞭解了好幾家公司,唯獨沒有關注泰康。因爲在我們之前那家公司,從上到下,都喜歡詆譭泰康,耳濡目染,我對泰康也沒有什麼好印象。想想也可以理解,我們那家公司離職的人,很多都進了泰康,有職業操守的領導當然不樂意。尤其我在的那個部門,我理了理,大約一年功夫,差不多有十個人跑到了泰康。現在我知道,過來的這些人裏,有一個升了總監,一個升了部經理。當時,這個反常現象一下提醒了我:爲什麼一家公司那麼被對手在乎?那麼多離職但還幹保險的人要選擇泰康?

鑑於此,我主動找上門,在幾個被選對象裏,優先接觸了泰康。不接觸不知道,一接觸就豁然一亮,泰康的產品在很多地方的設計上,真的是非常瞭解客戶、瞭解市場,能準確地抓住客戶的痛點,切實解決客戶最關心的問題。這樣的產品,很容易成交。比如,泰康的年金險年繳費在1.2萬元以上,可以附加兩份健康險,而且主險和附加險可以是不同的被保險人,而且附加險的保額150萬元。更重要的是,附加險可以續保。我以前那家公司的產品,1.2萬元的年金險只能附加一份健康險,而且主險和附加險必須是同一被保險人,保額還非常低,僅僅20萬,還不能續保。按這個投保規則,如果在我以前那家公司,年繳費1.3萬左右,只能給孩子買一份理財加一分20萬的健康,但在泰康,除了給孩子買一份1.2萬元的理財,還可以給父母兩個人每人買一份健康險,保額在150萬元。說到底,泰康賣的不僅僅是一份保險,而是一個有關醫療和養老的解決方案。而行業裏其他公司,銷售年金險也會附加健康險,但關聯人數有限制,保額也低,僅僅是一個附帶政策,而不是解決方案。花同樣的錢,獲得了三份保障,客戶會接受哪家公司的產品?誰的產品更容易成交?

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都一樣嗎

不只是年金險,泰康的健康險也可以允許主險和附加險是不同的被保險人。所謂不同的被保險人,也很寬泛,可以是投保人的父母、配偶和子女。簡單地講,就是生養投保人的和投保人生養的,都可以附加。這樣的產品設計是不是很任性也很人性?

不只是這兩家公司的產品有差異,泰康和行業裏的其它公司產品相比,仍然有差異。泰康是行業裏唯一一家非上市公司,但是靠自己22年的卓越經營,已經躋身國內行業前四強,2018年進入世界500強。而我之前工作的那家保險公司,已經和安邦保險一起被淘汰出了世界500強。

這些都是最好的證明,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絕對是不一樣的。很多人買保險喜歡從熟人那裏買,也沒什麼不對,總比不買保險強,至少是有了一份保障。但是,只從熟人那裏買保險,恰恰說明你不會買,只能靠熟人。要想買到性價比好的產品,還是要多做對比,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是金子總會發出光芒。銷售人員只賣熟人,靠幾個熟人養活,也恰恰說明銷售人員不專業。保險行業幹得長的,成績優異的,基本都是靠專業,完全靠熟人不可能長久。所謂專業,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熟悉你的產品,也熟悉對手的產品,然後客觀地分析給客戶,客戶都是聰明的,只要聽明白了,一定不會固執地認爲各家產品都一樣,一定會選擇性價比最好的產品。

各家保險公司的產品都一樣嗎

敬請關注相關內容

2019,泰康帶你到海外就醫,尊享世界頂級醫療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