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71個世界衛生日。

世衛組織將今年的主題定爲“支持護士和助產士”, 今年也是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是現代護理事業創始人南丁格爾誕生二百週年。

我國宣傳主題爲“致敬醫護,共抗疫情”。

護理隊伍是抗擊疫情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他)們用仁愛、堅守與奉獻,在抗疫前線和日常平凡的工作中,展現了中國新時代“南丁格爾”的大美精神和大愛情懷。

“90後”、“95後”的青春擔當

有這樣一羣年輕人,他們有的是90後,有的是95後。曾經被人呵護的“孩子”,如今已成長爲一支青春力量奔赴年輕的戰場,用實際行動彰顯年輕一代的責任與擔當。

內科綜合病區陳匡靖是一名94年的護士,在隔離病區作爲“臨時媽媽”照顧無陪護的小寶貝們。雖然沒有任何經驗,但她在上班前,總會一遍又一遍熟悉工作流程,不停向同事請教,以便更好地去應對小寶貝們的各種情況。

96年的兒科急診護士陳依寧,面對緊急疫情,毫不猶豫地主動請戰,作爲第一梯隊成員支援感染科工作,護理新冠狀病毒肺炎及疑似病例的孩子們。

從除夕奮戰到鼠年的春分之際,歷時近三個月,從收治疑似患兒的病區到再次主動申請去了收治確診患兒的高風險病區;從帶娃零經驗的“小白媽媽”,變成細心呵護、照顧技能逐漸嫺熟的“代理媽媽”…… 這位95後“職場”新人責任感爆棚,爲抗擊疫情奉獻青春力量。

“全能型”護理,用愛陪伴

在我院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兒,大多是無陪護患兒,我們護理人員在做好專業護理的同時,還要做好生活護理。護理工作雖然繁重而瑣碎,但她們充滿熱情、耐心、富有同理心的照顧每一位患兒,讓患兒體會到愛的陪伴。

穿着厚重的防護服、戴着護目鏡,照顧低齡小寶寶的“喫喝拉撒”;輔導小朋友們上網課、做作業;作爲監督者督促他們的個人清潔和學習,教會他們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如何做好手衛生等等。偶爾也當諮詢者,向孩子們解釋蝙蝠爲什麼會帶來病毒,心臟搭橋手術是怎麼回事等等。她們不遺餘力地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每一位患兒...

守護安全的幕後天使

她們不直接與患者打交道,而是日復一日地與各種醫療器具和污染的防護物品近距離接觸,她們每天穿着密不透風防護服、戴眼罩、穿着笨重的水鞋,穿梭於清洗的每一個角落,這便是消毒供應中心的護士們。

疫情期間,除了負責日常消毒物品供應外,她們還承擔起一線醫護人員布質防護服、防護眼罩等大量防護用品的回收處理。根據護目鏡和氣囊的不同構造和特性,就清洗和乾燥方法,進行討論和研究,制定對策;合理使用清洗機及乾燥櫃,加快器械的清洗及週轉;科學調整回收下送流程,分批發放,確保臨牀科室的正常使用,爲臨牀一線人員提供安全保障。

抗疫,男護士不曾缺席

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市婦兒中心多名男護士無私奉獻,展現了別樣擔當。蔡諾是CICU一名男護士,他積極投身抗疫第一線,支援隔離門診的疫情防控工作。

雖然珠江新城院區PICU不是第一重症收治點,但是作爲科室的院感兼職護士,陳浩深知責任重大,主動取消回家探親計劃、配合完成醫院各項演練培訓,完善科室培訓演練制度。

兒童轉運組鄧其文第一時間加入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不論白天還是凌晨,隨叫隨到,只要電話響起,定會保證院內外患兒的安全轉運。

體會新生兒降臨的喜悅是堅持的動力

她們全天候穿梭於待產室和分娩室之間,她們被稱作助產士,更被稱爲“迎接生命降臨的天使”,是女人一生中最艱難時刻的最親密夥伴。

助產士以夥伴身份在孕期、分娩和產後爲母嬰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護理和諮詢。在產房裏,助產士擔當起家人的角色,全程陪伴、鼓勵、照顧、指導,力求用最好的技術協助產婦和胎兒順利分娩。她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家庭迎接新生命的喜悅時刻。

“母嬰平安,是我做助產士的初衷;體會新生兒降臨的那份喜悅,是我堅持做助產士的動力”。曾獲2019年廣東省“最美助產士”稱號的黃卓華副主任護師這樣評價她的職業。

向這羣默默平凡的工作者們

道一聲“謝謝”

他們值得

每個人發自內心的尊重!

來源:聯絡部 整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