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壳枪,中国人称为“盒子炮”,也叫匣枪,因为它的枪套是个木盒。又因为它支持点射和全自动功能所以又叫“快慢机”。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手枪之一,驳壳枪设计上有一些不足,作为手枪它有些太大了,作为连发冲锋枪它又太小了,而且在射击的时候枪口上下跳动严重,必须要把木制枪匣安到它的屁股后面作为枪托来控制其跳动,但是这样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会造成携带不方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的造价有些贵。
因为以上这些原因,驳壳枪在西方几乎无人问津,全球没有一个国家把它当成制式武器来用,到1939年它就停产了。墙内开花墙外香,驳壳枪在它的出生地遇冷,但是在东方中国却遇到了自己的春天。
中国人发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解决了驳壳枪枪口上下跳动的问题,这个办法就是横向持枪,
手心向上举枪,伸向左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枪手左前方扫射至右前方;手心向下举枪时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这一笔让驳壳枪化腐朽为神奇,缺点变成了有点。
曾经无数的中国军人最梦寐以求的武器就是一把驳壳枪,驳壳枪在各种各样的战斗形态中都充当着非常重要的形态,无论是伏击战还是地道战还是卷帘战,它都是战士们的好伙伴。同时,驳壳枪还有很多著名的使用者,比如南昌起义中的朱老总,还是在东北雪原坚持斗争的杨靖宇将军等等……
驳壳枪还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小说中,无论是爱国义士还是土匪山大王,军官还是警卫员,在各种小说和电视剧中,但凡好汉,人人手中都有一把驳壳枪。可以说,这种枪已经和中国的近现史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它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一段历史上的艰难岁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