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先進戰術戰鬥機(ATF)競標中,由諾斯羅普與麥道強強聯合推出的YF-23“黑寡婦”方案,惜敗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YF-22,最終成就了後者——也就是F-22“猛禽”全世界首款第四代隱身戰機的榮譽。但多數人都知道,YF-23的失敗並非性能不足。


由於十分重視隱身,因此這架驗證機並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平尾,而是採用了菱形主翼與的外傾式垂尾的設計。搭配上全身灰黑色的塗裝後,科幻風滿滿。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於30年前首飛的YF-23“黑寡婦”依舊顯得無比驚豔。而該機所運用的一部分技術,至今也未被後來者超越。


作爲一款典型的第四代隱身戰機,與隱身性能密切相關的內置彈艙設計自然不能少。在YF-23的原型機狀態,該機只設計了一個機腹彈艙。按照原本的計劃,該機會在中標後通過加長機身的方式,再添加一個彈艙結構,使其可以攜掛包括格鬥彈、中距彈以及精確制導炸彈在內的各種武器。


圖爲YF-22戰鬥機座艙內部的特寫,可見其十分典型的一平三下顯示器佈局。雖然這只是一架原型機,但依舊能夠看出“玻璃化”駕駛艙的雛形。這一系列配置在當時看來,已經是頗爲前衛了。此外,與YF-22一樣,“黑寡婦”同樣採用了中置手不離杆(HOTAS)式操縱桿的設計。


一般意義上認爲,由於沒有進氣道與機身之間的隔層,所以就這個部位的隱身而言,YF-23顯然優於使用了嘉萊特進氣道的YF-22。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用於進氣道上方用於吸除附面層靜滯空氣的吸除孔,“黑寡婦”的設計者也對其進行精心的隱身處理。如此細節,着實令人驚歎。


雖然兩架YF-23分別使用了來自普惠的YF-119和來自通用電氣的YF-120渦扇發動機。但多數人還是喜歡將“黑寡婦”與有着變循環發動機雛形YF-120聯繫起來。在實際試飛當中,這款飛機創下過不使用加力燃燒室就做到了1.43馬赫超音速巡航的成績。圖爲來自YF-23機尾角度的特寫鏡頭。


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比較清晰的看到“黑寡婦”的發動機火焰穩定器,以及敷設了大量隔熱材料的尾噴管的設計細節。和老對手YF-22不同,YF-23並未採用矢量尾噴管的設計,而是更加註重隱身能力。因此除了噴口上方的折板之外,該機的尾噴管基本上是固定式結構。(圖片鳴謝:彩虹熊_白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