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软糯的糖炒栗子成为很多人的心头之爱,一吃就停不下来。

其实,板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对人体好处多多!

栗子的营养价值有哪些?

“药王”孙思邈称板栗为“肾之果也”,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腿酸软。《本草纲目》指出:板栗能“厚肠胃”。它既能养先天,又能补后天。

1. 提高免疫力

板栗中含有多种身体必须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适量食用,能够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

2. 强筋壮骨

板栗中含有丰富维生素C,而维C能促进胶原合成,具有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正常工作的功用,还能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3. 改善口腔溃疡

板栗中含有维生素B1、B2,能帮助改善因缺乏B族维生素引起的口腔溃疡、皮肤粗糙等症。

4. 促进肠道蠕动

板栗中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出代谢产物,强化肠道功能。

5. 健脾益气补肾

中医认为,栗子生吃不易消化。但熟栗子入脾胃,能补养脾胃;其又有“肾之果”的美名,下行入肾经,能帮助改善肾虚。

此外,现代研究发现,板栗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钾元素等,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也有改善作用。

吃板栗讲究这几点!

1. 每天5~10粒就足够了

健康人板栗吃多了,也容易堆积在脾胃中,不易消化,所以要控制吃板栗的量。

板栗无论生食熟食,千万不要多吃,每天5~10粒就足够了。吃时要细细嚼碎,待口感无渣时再一点一点咽下去。

吃栗子的同时,注意减少主食的摄入。

2. 最好在两餐中间食用

栗子有高碳水化合物、高淀粉的特点,热量高,建议放在两餐中间食用。

或者把栗子添加进饭菜中,以免饭后当成零食,摄入过量。

3. 特殊人群要慎食

①消化不良、大便稀的人:板栗不易消化,要少吃;

②产妇、小儿、老人:不宜多吃栗子;

③脾胃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栗子,应该煨食、炒食;

④糖尿病患者:板栗中糖类丰富,要慎食,控制好量;

⑤风湿病患者:可以食用板栗,但是要注意适量。

糖炒栗子别买油亮的、开口的

正常的栗子外皮颜色深褐,并无特别的光泽。而很多贩卖的糖炒栗子个个乌黑发亮,问及因由是涂了蜂蜜的结果。

如果涂抹了蜂蜜倒是件好事,但也有可能是在炒制过程中添加了工业石蜡,这种物质成本低廉,但成分复杂,有些人吃栗子会先放到嘴里咬开,经常这样吃对身体有害无益。

若是未开口的栗子还好,食用时会剥皮,但开口栗子在砂子中糖炒后,黏性增加,不光会吸附黑砂中的尘土,还可能会被工业石蜡污染。

一些贩卖者为降低成本,甚至用甜味剂代替糖,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栗子吃到最后没感受到甜反倒越吃越苦的原因。

买糖炒栗子,尽量选择颜色自然且没有开口的。

参考资料:

①微信号“BTV我是大医生官微”(ID:woshidayisheng)

②2018-11-02健康时报网《又到“栗子季”!记住别吃油亮的开口栗子》(营养师刘静)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