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生活了多年的謝春生老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再次回到家鄉看看自己的家人,回想起當年自己揹着母親參軍的種種,謝春生老人不禁淚流滿面,這一別已經是71年之久了,在當兵之後,一切都是身不由己,在那個戰爭年代,到處都是戰火硝煙,到處都是舉家逃難,爲了國家,青壯年們大多數選擇了參軍,大多數都是有去無回,戰爭結束之後能夠和親人團聚在一起的更是少之又少。

謝春生的母親叫王秀英,十六歲就嫁爲人婦,第二年就有了謝春生,在謝春生十歲那年,在逃難的過程中,他的父親不幸逝世,自此之後母親拉扯着他們到了一處偏僻的山區避難,山區雖然偏僻,但好在沒有戰火,一家人的日子過得也還算可以,但是在謝春生15歲那年,國民黨來到村裏徵兵,滿懷一腔熱血的謝春生不顧母親的反對,毅然投身到了國民黨軍隊中去,在戰場上的謝春生英勇殺敵,多次絕處逢生,最後跟隨國民黨退到了臺灣。

謝春生在臺灣安定了下來,娶妻生子,做起了一點小生意,然而在他內心深處,無時無刻不牽掛着在大陸那邊的親人,隨着兩岸關係的緩和,老兵被允許回家探親,謝春生立馬回到了當年那個小山村,然而卻發現,那個小山村最後仍然未能逃過戰火的侵襲,謝春生詢問當地的村民,村民們告訴他,他的母親和妹妹很有可能死於戰火當中。謝春生不願面對這個情況,他仍然堅信母親和妹妹一定還在某個地方活着。

在後來的幾十年裏面,謝春生雖然身在臺灣,但仍然沒有放棄對家人消息的追蹤,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的傳達變得越來越暢通,在社會好心人士的幫助下,謝春生終於尋到了母親和妹妹的線索,線索告訴他母親和妹妹極有可能還存在於世,而且就在他出生的那個地方,欣喜若狂的謝春生根本等不到有關部門覈實消息的真實性,火速趕往他出生的那個小村子,在孫子和有關部門的陪同下,他回到了村子。

謝春生的妹妹謝春花早已在村口等候,雖然已經71年未見,但是兩人仍然在第一眼就認出了對方,兩人緊緊的抱在一起,71年來的思念化成淚水傾湧而下。在妹妹的帶領下,謝春生終於見到了自己的母親,母親由於年歲過大,再加上中風,生活已經不能自理,母親很多時刻都處於昏睡之中,即便是清醒,也是糊糊塗塗的,即便如此,母親仍然從未忘記過兒子的名字。

謝春生在進門之後步履蹣跚的走到了母親牀前,強忍着眼淚,當看到母親虛弱的身體之後,再也忍不住了,跪倒在牀前,痛哭失聲。還在沉睡的母親,聽到了兒子呼喚聲之後,睜開了眼睛,神志在這一刻突然也清醒了,母親磕磕巴巴地問:“你......是我的生兒嗎?你終於回來了,我沒在做夢嗎?”一旁的謝春花也早已是淚流滿面,她立刻跟母親證實了他就是謝春生。

母親聽到女兒的回答之後,放聲痛哭,七十多年來,他始終在想着自己的兒子,多少個日日夜夜的盼望,終於是見到兒子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也或許是母親爲了見兒子最後一面才吊着最後一口氣,迴光返照之後的母親,終於心願得成,之後老人就安詳的離世了。謝春生和母親的感人故事,一直在村子裏流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