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索蓉芝 圖/受訪者 提供)面目嚴肅,雙眼有神,身着長袍、鎧甲的英雄人物關羽躍然紙上。細看他的鬍鬚、衣服等細節,便會發現這幅畫大多采用蝴蝶的翅膀拼貼而成。這幅關羽人物蝶翅畫高1米、寬0.9米,是關富雲耗時半個月,採用了十多個品種的蝴蝶才拼貼而成的。“這幅蝶翅畫我最喜歡,不光層次分明,也把英雄人物的情懷錶現了出來。”12月5日,看着自己製作的蝶翅畫,關富雲說。

32歲的關富雲家住昌吉州吉木薩爾縣老臺鄉老湖村。自2013年開始養殖蝴蝶,閒暇時間,他做蝴蝶標本、蝶翅畫等。關富雲家裏有許多他製作的蝶翅畫:活靈活現的駿馬、栩栩如生的美女……經過關富雲的一雙巧手,蝴蝶翅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而他本人不光在當地小有名氣,他的蝶翅畫更是賣到了北京、浙江等地。

看電視獲得靈感 自建溫室養殖蝴蝶

“蝶翅畫”又稱蝴蝶畫,一般採用普通和種羣數量較大的蝴蝶。在蝴蝶死去後將其以烤箱烘乾或陰乾後,用剪刀小心剪下翅膀備用,往往要經過回軟、展翅、防蛀、防腐、乾燥以及後期製作等30餘道手工工序。最體現工藝水平的是拼貼環節,它是製作蝶翅畫中最關鍵的一道工序,力求層次分明,繁而不亂,憑藉創作者的靈感展現出花鳥主題的紛繁色彩,栩栩如生。

而關富雲和蝶翅畫的淵源還得從2012年說起。2012年,關富雲在看電視時瞭解到南方農村不少地方建有蝴蝶產業園,園內養殖百餘個品種的蝴蝶,可以觀光,還可以承接婚禮蝴蝶放飛等相關活動。關富雲想到了在新疆養蝴蝶,爲此,他專門到海南學習了1年。

2013年,關富雲回到村裏後,就建造了50多平方米的溫室,開始專門培育蝴蝶。起初,關富雲養殖蝴蝶遇到了不少困難。“剛開始時死了很多蝴蝶。”關富雲說,後來經過慢慢摸索,他發現金斑蝶、虎斑蝶等8個品種的蝴蝶適宜大量繁殖,如今每年溫室內可成功養育6-8萬隻蝴蝶。

對關富雲養殖蝴蝶,不少村民很好奇。56歲的趙先生說,夏天農閒時,他們經常跑到關富雲家的溫室看,那時溫室裏五顏六色的花都開了,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很是好看。

蝴蝶培育成功後,關富雲就到處宣傳。如今,當地不少婚慶公司都和他有合作,在婚禮上放飛蝴蝶祝福新人。可到了冬天,由於溫室溫度達不到蝴蝶成活的條件,他便開始做蝶翅畫。

毫無繪畫經驗 卻巧讓蝴蝶入畫來

在海南學習時,關富雲也學習瞭如何製作蝶翅畫。關富雲說,他養殖的蝴蝶壽命短的15至20天,長的也只有半年。蝴蝶死後,他就一一做成標本。“我初中畢業後就到處打工,一點繪畫基礎都沒有。”關富雲說,製作蝶翅畫首先得構思好圖案,他憑着在海南學習的理論知識,開始構思畫面。畫好圖案後,選取蝴蝶翅膀再剪切。例如綠帶翠鳳蝶上翅呈長條狀,有紋路,適合做動物的翅膀和人物的頭髮。“蝴蝶翅膀的色彩全是天然的,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光彩,所以蝶翅畫可以展現出一般顏料無法表達出來的效果。”關富雲說,在他創作的百餘幅蝶翅畫中,他對關羽的人物畫最爲滿意,“用了千餘枚蝴蝶的翅膀,有些蝶翅還是我從南方買來的。”

關富雲製作的駿馬、仙鶴等蝶翅畫也惟妙惟肖。關富雲說,他的蝶翅畫主要以人物和花草爲主。目前,他成立了蝶翅畫工作室,3名年輕人也加入了創作團隊。下一步,他將籌建蝴蝶觀賞園。

爲幫助關富雲拓寬蝶翅畫銷售渠道,吉木薩爾縣稅務局駐老臺鄉老湖村工作隊不僅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幫助他做宣傳,還指導他開了網店。工作隊隊長李新亮說,目前關富雲的蝶翅畫在吉木薩爾縣已經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他們要繼續做好幫扶,讓關富雲的蝶翅畫受到更多人歡迎。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