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什麼?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爲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時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

一般情況下,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mmoL/L,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11.1mmoL/L即可確診。糖尿病診斷後分爲兩種類型:

1型糖尿病

發病年齡輕,大多<30歲,起病突然,多飲多尿多食消瘦症狀明顯,血糖水平高,不少患者以酮症酸中毒爲首發症狀,血清胰島素和C肽水平低下,ICA、IAA或GAD抗體可呈陽性。單用口服藥無效,需用胰島素治療。

2型糖尿病

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者發病率高,常可伴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硬化等疾病。起病隱襲,早期無任何症狀,或僅有輕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顯者需做糖耐量試驗才能確診。血清胰島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糖尿病認識誤區

誤區一:喫太多會導致2型糖尿病

糖尿病的病因畢竟複雜,簡單來說就是多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喫甜食不會直接導致糖尿病,但是攝入過多的糖會導致體重增加、超重、肥胖,這是很明確的糖尿病危險因素。

誤區二:糖尿病人一定要使用胰島素

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的含量並不低,他們的血糖控制不好在於身體對於胰島素的“敏感度”弱化。所以2型糖尿病最初的治療是建議藥物治療的。另外2型糖尿病非常注重生活的管理,減少壓力、調整飲食、規律運動都是治療的方式,不是優先考慮胰島素。

誤區三:很多人患糖尿病多年都沒事,所以沒什麼大不了

有些糖尿病患者覺得自己平常沒什麼不舒服的,就是血糖高一點,完全不影響生活,不用太在意。其實糖尿病是一個沉默的殺手,你看不見的症狀下,它已經在悄悄傷害你的身體了。比如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都存在胰島素抵抗和代謝綜合徵,這些都是導致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如果對於高血糖視而不見,最終會對身體很多器官造成損傷。

誤區四:既然糖尿病沒法根治,就沒必要運動

運動是預防和治療2型糖尿病很重要的方式,雖然糖尿病沒法徹底治好,但是生活方式的轉變能夠很好地控制疾病進展。對於一些高危人羣來說,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生活方式上注意戒菸限酒、均衡飲食可以很好控制糖尿病。

誤區五:胰島素用多了有發胖風險

我們身體本身就會產生胰島素,所以胰島素本身不會增加體重。那麼爲什麼很多小夥伴使用胰島素後變胖了呢?其實這是我們身體迴歸正常代謝的一個表現。糖尿病的症狀之一就是血糖代謝障礙引起的體重減輕,所以用了胰島素之後體重會恢復一點。另外如果使用了胰島素,體重實在超重過多可以請醫生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誤區六:得了糖尿病就意味着以後會失明或者截肢

糖尿病患者肯定會擔心新聞中那些嚴重的併發症發生在自己身上。確實如果不加控制,任由糖尿病發展下去,糖尿病併發症的概率會增加。不過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調整、藥物治療、合理的運動,做到這些,常見的併發症是可以儘量減緩或者避免到來的。

糖尿病防治的五駕馬車

01

糖尿病教育

增加糖尿病的知識,減少無知的代價。另外需要心理調整,使糖尿病人能夠正確對待糖尿病。需要心理調整的有這麼兩個極端——一個是:滿不在乎,不當回事;另一個是:特別緊張、心情焦慮。這兩個極端都不行,要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

02

飲食控制

糖尿病患者,有的人是不需要喫藥,也不需要打胰島素,就飲食控制,鍛鍊身體就可以了。有些人不能鍛鍊,但是沒有一個人是不需要控制飲食的。飲食治療在糖尿病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把飲食治療總結成六個方面:①控制總熱量;②合理配餐;③少量多餐;④多喫高纖維食品;⑤清淡飲食;⑥戒菸限酒。

03

運動治療

持之以恆、量力而行地進行有氧運動。持之以恆,每天30分鐘以上,每週5天以上,年輕人每天都要鍛鍊30分鐘到1小時,老年人不要低於30分鐘即可;量力而行,年輕人可以劇烈些,心跳可以快一些,對於中老年人合適的心率=170-年齡。

04

藥物治療

2型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包括口服降糖藥物和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的藥物治療可根據病情特點急性階梯方式治療,即先用飲食治療和體育鍛煉;如病人已認真實行健康的生活方式2~3月,血糖水平仍未達標,則使用一種口服降糖藥,並視病情需要進一步聯合口服降血糖藥,或聯合口服降血糖藥盒胰島素;若胰島素的需要量每日超過30U,則增加一種口服藥以減輕胰島素抵抗。

05

自我血糖監測

自我監測血糖(SMBG)是近幾年來糖尿病病人管理方法的重要進展之一,也是重要的技術進步。通過小巧、便攜、易於校正的血糖測定儀,將一滴血滴在試紙條上,測定儀可快速用數字顯示血糖值,爲糖尿病病人和保健人員提供動態數據,經常觀察和記錄血糖水平,大大有利於糖尿病病人的治療和管理。

來源:健康江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