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天生是善良的还是罪恶的,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说法,我国从春秋战国就开始了对人性的关注,而人性善良是我们孟夫子提出的,三字经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经过后天不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便有了不同的习性,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和怜悯之心,这便是人的天性!

孟子最著名的一句要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000多年他把人民放在第一,与今天的社会不谋而合,要是孟子与马克思生活中一个时代,肯定会成为知音,但这种思想也被帝王不满意的,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让手下将孟子书中关于君臣的部分内容删除,而这一句自然在其中!

既然孟子重视人民,那么他对仁政很是推崇,作为君主应该爱护人民,人民才会拥戴,国家就可以安定富强,孟子作为孔子的第三代弟子,他所倡导的“民贵君轻,轻徭薄赋。”虽然他的目的和孔子的礼乐一样,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任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孟子所处的时代,文化阶层有了较多的发言权,然而我们的文化始终有文化人和劳动人的区别,古语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放在现在看,确实有些违心了,我们的文化都是在劳动中创造的!

百家争鸣,每一派都有着自己的思想,而思想的背后是一群文化的圈层,孔孟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墨子代表底层劳动人民,因而两家思想针锋相对,之所以孔孟儒家得到后世推崇,最大原因是孔孟之道更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一套仁义的背后则是吃人的封建牢笼!

无论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如今看来,争论这点已经没有多大意义,而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如昨天说过的一样,宇宙浩瀚,草木一秋,人活一世,我们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作为人,应有的自由与生存空间!

历史浩瀚,分辨的出忠奸,时光的璀璨,分得清人心,在那个充满欲望与绝望的时代,总有一群人为国捐躯,也总有一群人利欲熏心,助纣为孽,但我们始终相信,人间正道是沧桑,墨子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值得我们怀念,明天将讲述历史上自由的庄子,感兴趣的可以点关注哦!

相关文章